人大代表郑凤姚:推进公办特校建设,增加特殊教育学位

发布时间:2022-01-12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办好特殊教育”,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市人大代表、香山小学校长郑凤姚指出,目前,中山只有一间涵盖公办义务教育及高中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规模严重超标,建议加快推进中山公办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

郑凤姚指出,目前中山6-14周岁残疾儿童少年三种安置方式中,特校就读占42%。按此比例核算,义务教育阶段需要约1027个特校学位,即年均需要约114个学位以满足本市户籍残疾学生入读特校的需求,但中山能提供的公办特校学位仅为504个,供求形势严峻。同时,中山落实《残疾人教育条例》要求,大力实施融合教育,推进随班就读工作。以东区街道为例,截至2021年10月30日,东区街道九所公办中小学上报随班就读学生总人数达148人(随班就读学生大部分为自闭症、读写障碍症等)。普校教师缺乏相应的特殊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无法对特殊儿童提供相应的教学援助。

郑凤姚建议,加快推进中山公办特校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新建公办特校,扩大公办特校办学规模,增加学位及特校教师编制;第二,在特校增设孤独症症状严重(尤其具有攻击性)的康复班,用更专业的力量解决问题;第三,按相关比例为普校配特教老师,让每个随班就读学生都能接受到针对性的训练。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徐世球 徐均钻
◆图+/记者 文波
◆编辑:陈彦
◆二审:曾淑花
◆三审:徐小江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