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成为影响家庭幸福和城市健康发展的一大因素。市人大代表叶旺娟在三角镇从事社会工作服务,仅在疫情期间,她服务的家庭中,就有一些大中学生因患有心理疾病而不得不暂停学业。而心理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关注的另一面却是接受心理治疗和咨询费用的高昂。
叶旺娟调研发现,目前在中山市人民医院、中山市博爱医院等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费用均价在600元/小时,而目前中山医保仅将药物费用纳入医保保障范围,报销仅75元/小时,最高只能报销150元。高昂的费用无法满足群众遇到心理健康问题的治疗需要,特别对于长期生活在不良环境中的困难群众,他们相对其他普通群体面对更多的生活挫折和压力,更容易滋生各种心理问题,却又因经济能力问题无法负担高昂的心理咨询或治疗费用,造成恶性循环,给社会带来较大的不稳定因素。
另一方面,心理咨询与治疗门诊及机构较少。经调查了解,目前中山除了公立医院设立了心理科室外,市场上仅有个别心理机构,服务机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现今人民群众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
她建议,一方面要在各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增设或增加心理咨询和治疗门诊,满足中山群众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减轻群众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就医负担。立足心理健康方面的实际需求,最大发挥医保基金保障民生、服务民生的作用,借鉴深圳在这方面的经验,把心理咨询、药物和治疗产生的费用像其他身体疾病治疗产生的费用一样都纳入医疗保障范围。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徐钧钻
◆图+/记者 文波
◆编辑:曾嘉慧
◆二审:曾淑花
◆三审:徐小江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