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谢洪威:围绕“水”做文章,重塑岭南水乡“名牌”

发布时间:2022-01-12

1月12日上午,中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专项治理。加快美丽圩镇建设,持续推进特色精品示范村和美丽宜居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市人大代表、民众街道群安村党总支书记谢洪威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令人振奋,民众街道村集体经济薄弱,建议通过壮大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产业振兴,重塑岭南水乡“名牌”。

首先,聚焦休闲乡村旅游,与其他区域形成错位发展,联结和拓展新城风貌、水乡意境、舒适人居与文化承载,加强岭南特色建筑建设、农房风貌提升、历史人文收集、水乡特色景观打造,围绕“水”的主脉构筑绿廊绿道,打造大型岭南水乡特色公园、水乡文化广场和水乡连片示范带。

其次,整备3-4块万亩以上的连片农业用地,探索新发展模式,借鉴参考浙江、江苏的农村产业发展模式,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完善联结机制,推动农业发展跳出传统模式,开启市场化、企业化、工业化的新模式,引进一批国家级龙头企业,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形成生产基地、农旅融合、休闲康养等相互支撑的产业体系。全面优化民众岭南水乡旅游精品路线,探索以农房租赁带动特色民宿业、以农村信息化带动农村电子商务产业、以农业休闲观光综合园和自驾游带动农家乐,以岭南水乡和历史文化特色带动乡村旅游业、以农村生态和健康休闲带动养生养老产业等新型发展模式,切实打造火炬统筹发展景观风貌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助推乡村产业振兴,重塑岭南水乡“名牌”,打造集美景、美食、文化、居住、商业服务于一体的湾区文旅新名片。

第三,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农村产业打下坚实基础。农村的路、桥、公共场所、文化场所、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不足,制约着农村产业的发展,必须大力推动“五大美丽”行动,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旅游配套设施、产业发展配套设施等。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徐世球 谭华健
◆图+/记者 文波
◆编辑: 曾嘉慧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徐小江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