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黄宇健:全面拥抱深港,建设高技术产业新城

发布时间:2022-01-12

1月12日上午,中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开幕,作为中山桥头堡的火炬开发区备受代表们关注。市人大代表、火炬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民众街道党工委书记黄宇健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发展机遇,坚定不移实施“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一体化发展大战略,全力推进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建设,为火炬开发区未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火炬开发区的全名是国家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是我们的里子,创新是我们的使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强化‘东承’功能,全面学习拥抱深港,火炬开发区将立足全面建设高技术产业的新城、科学家创新和年轻人创业的梦想之城,要建设拥抱深港产业的桥头堡。”黄宇健表示。

火炬开发区在“十四五”期间的规划中有一个全面的部署,全力解决中山“东承”承载率不足的问题。

在产业升级方面,火炬开发区将建设十大产业平台,形成4片过万亩的高端产业园区;建设过万亩的深中合作示范区;建设全市首片过万亩的低效工改园区。接下来,火炬开发区还要建设中山政产学研融合创新的科学高地,结合生物制药、光电信息、装备制药打造连片的产业融合发展的科技创新平台,在交叉科学里面创造中山新的支撑点,建设整个湾西国家检测机构能力最完备的大平台。

在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要形成中山高端要素集聚的新高地,未来三年会落地一批国家级的研发机构,今年内落地15个以上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此外,火炬开发区上规上市企业全面进入快车道,现有11家上市公司,还有24家企业进入辅导期,还将形成全市专精特新企业的新标杆,年内突破60家,其中省级以上要突破30家以上。

在招商引资方面,火炬开发区今年内要引进亿元以上的硬科技项目20个以上,5亿元项目5个以上,争取百亿元投资的硬科技项目实现新的突破,解决在“东承”过程中高科技项目的落地之困。

在创新创业方面,火炬开发区要建设一个年轻人创新创业的梦想之地。年轻人的发展是中山的未来,没有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年轻人就没有未来,中山也就没有未来。国家级双创中心今年要成为创新的高地,计划年内开业的国家级留创园一期将扩容两倍以上,三年内二期完成后扩容5倍以上。

此外,在人才引进方面,火炬开发区今年将建设培育500人以上的硕士、博士人才基地,三年内突破1000人的规模。目前,进驻火炬开发区创业的年轻人仍存在教育、就医等之困,火炬开发区要用三年左右时间,也就是深中通道通车之时,基本解决人才子女就学难题,同时实现三甲医院的突破,交通通行能力实现倍增。此外,在人才宜居环境上要有新的突破,建设投入一批适合年轻人创业发展的公寓,还要形成诸多企业进驻、新业态集聚、产学文旅融合发展的活力商圈。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徐世球 闫莹莹 谭华健
◆图+/记者 文波 
◆编辑:汪佳 
◆二审:曾淑花 
◆三审:徐小江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