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上午,中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市文化艺术中心开幕,列席人员在市人大机关11楼常委会会议室收看。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闫东平表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份很有力量、很有温度的报告,为中山今后五年以及接下来新一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报告提出,要高标准建设省大型产业集聚区,闫东平说,这是省委、省政府送给中山的一个“大礼包”。省委、省政府总共在全省范围内布局了七大省大型产业集聚区,其中的含金量很高,很多政策都做了重大突破。“中山主要是沿东部布局,包括中心城区的岐江新城和科创园这一带,横跨13个镇街,458平方公里。”闫东平介绍说,在省大型产业集聚区中关于新增建的用地方面要用好,要大力打造一批高端万亩、千亩连片的主题园区,腾出大空间,招引大项目,发展大产业,形成大集群,通过大型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带动全市产业升级。
报告还提出,要打造万亩、千亩现代主题产业园,围绕这一方面,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着手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明确产业方向,重点围绕智能家电、智能制造、清洁能源、高端制造、新材料、超高清显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产业方面,每个主题产业选两到三个主导产业作为发展的方向。
二是明确现代主题产业园的建设标准,即规范它的层高、承重,从而建设一批高标准的通用厂房,适合不同产业不同企业的进驻需求,并配套集中的供热、供冷、物流和工业废水的公共处理设施,推动现代主题产业园在空间和产业的双重积聚。
三是明确产业的准入门槛,在符合产业方向的基础上,还要明确其“产业强”“投资强”“税收强”等门槛,只有达到产业准入门槛才引进,保障现代主题产业园符合高质量发展方向的要求。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李鑫 实习生 钟婉莹
◆图+/记者 李鑫
◆编辑:蓝运良
◆二审:朱晖
◆三审:岳才瑛
◆终审:程明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