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推进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比例提升至50%以上。作为一名基层社工,我深切感受到,市委、市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市人大代表李焕萍说。
李焕萍建议,市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人口结构的研究,加强养老服务的系统规划,做好顶层设计管理;加快社会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明确各方主体责任,发挥各自优势融合互补;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将居家养老服务逐步推向适度普惠型,更主动地应对城市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结合工作实际,李焕萍提议一方面要充分要发挥镇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或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需求评估及身体机能评估作用,重点优先保障特殊老人的适老化改造需求,依据经济困难、失能、空巢、高龄等老人的生理特点、生活习惯进行适当的改造,提升特殊老人群体居家养老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减少居家风险,减少老人因意外致伤致病给家庭带来的照顾压力。
另一方面,要在目前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及服务站的基础功能上进行综合功能的提档升级,提供包括日托、全托、康复护理、助餐配餐、家政上门、关怀帮扶等综合型服务,精准地对接老人的需求与供给,为老人提供“点菜式”养老服务,让老人享受就近便捷养老服务,适切解决老人关心的养老热点问题,为年轻人建设美丽中山解除后顾之忧。
“此外,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比例提升至50%以上,该举措是聚集失能、失智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不仅做到有照护服务,还让老人有尊严的同时获得优质的生理护理、安全照护和精神慰藉。既能满足失能、失智老人的刚需,又能体现政府兜低保障职能日趋完善。”李焕萍说。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徐钧钻
◆图+/记者 文波
◆编辑:蓝运良
◆二审:朱晖
◆三审:岳才瑛
◆终审:程明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