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参加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委员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分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丰富,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鼓舞人心,砥砺奋进。政协委员们紧紧围绕报告,结合自身工作畅所欲言。
1月12日下午,市政协委员们就政府工作报告等进行了分组讨论。
市政协委员王志红:
守护学生心理健康
政府工作报告将深入推进“双减”工作、促进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等多项内容纳入实施民生福祉提升工程重点工作。市政协委员、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王志红认为,“双减”政策落地落实需要加大常态化的管理、强化督办督查和考核力度,分级分层做好过程管理。对于课后服务,要以学生需求为前提,在老师能力胜任、精力可兼顾的前提下,先以校内教师满足学生需求为主(也可聘请德才艺可担当的家长志愿者),校外第三方教育资源相结合的模式为辅,不断丰富课程类型、满足学生需求。
市政协委员万伟平:
进一步擦亮职业教育名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稳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高校”被纳入重点工作。市政协委员、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科员万伟平表示,中山市职业教育拥有良好的软硬件基础,具备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基本条件,可以率先在广东省着手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进一步擦亮职业教育名片,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区域竞争优势,为现代产业发展提供扎实的技能人才支撑,为社会经济长足发展赢得先机。他建议,在政策支持、项目推动等方面,鼓励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升办职教本科乃至研究生教育层次试点。鼓励职业院校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实训基地,并出台推动中山市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相关制度文件等。
市政协委员宁淑娟:
加大对重点家庭的帮扶力度
市政协委员宁淑娟指出,当前我市存在精神残疾妇女困境家庭中家庭经济负担重、家属看护压力大、融入社会难、缺乏专业指导和帮扶等问题,建议对这些双低家庭以外的边缘家庭出台帮扶措施,适当扩大救助范围,并适当提供救助金。综治、卫健、妇联等部门联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成立关爱帮扶小组,对重点家庭进行结对帮扶;人社部门链接社会资源,为适合就业的精神残疾妇女及患者家属提供就业培训和就业岗位,持续推动发展“妈妈岗”等优质就业项目,丰富妇女灵活就业形式,让适合就业的妇女更好地融入社会和改善自身生活状况,减轻困境家庭经济压力,融洽家庭关系。
市政协委员陈恒才:
提升中山文化影响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山要深入推动文化兴城,打造大湾区人文地标城市。市政协委员陈恒才建议,一要整合中山文化资源,打造几条中山著名的文化带;二要在运营和管理上,坚持文旅融合,不同的文化旅游点相互呼应;三要建议与实力的文化企业合作,打造一两个在珠三角乃至在全国都有名的文化品牌;四要建议整合现有的文化产业扶持基金作为引导基金,发起设立中山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引入社会资本和社会运作力量,盘活中山的名人、商业等文化IP。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柯颂 张倩 见习记者 黄靖怡
◆图/记者 余兆宇
◆编辑: 陈彦
◆二审: 朱晖
◆三审: 徐小江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