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两会期间,企业增资扩产的话题受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的广泛关注。政协委员姚永红提交了多个建议,其中,他在《关于鼓励本土企业增资扩产、转型升级培育本土优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出,中山市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应该统筹兼顾本土优质企业与引进新型企业的关系,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姚永红表示,增资扩产是本土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技术改造则为本土企业的提质增效提供保障,让老企业有新作为。而中山大多数本土优质企业供应链已经相对完善,并通过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拥有自主的品牌。这些企业在中山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只要政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关注与重视的力度,并统筹整合相关资源,相信有限的投入就能够使中山本土优质企业仍然保持较强劲的稳定发展状态。因此,中山市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要警惕脱实向虚,避免本地优质企业在中山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过快,避免过度提升层级,导致本地优质企业自信心不足或加速外移;确保本土优质企业能够实现“制造有基地、销售有平台、集群有龙头、创新有人才”,用心帮助本土优质企业做强做大,通过本土企业的口碑吸引外部优质企业来中山投资,尽量做到让近者悦、远者来。
姚永红建议,一要进一步优化本土企业营商环境,企业新增扩能项目、技改项目在政务服务、投资指标、执法检查等方面,享受与招商引资企业同等待遇。二要建立企业家培训基地及企业人才培训基地,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开展生产运营管理和企业人才战略规划等各类培训,坚持扶强育小,提升本土企业管理人员素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三要加大对企业新增投资、技改扩能扶持力度,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给与招商引资同等优惠政策。四要在整合现有扶持工业企业政策措施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扶持范围,加大扶持力度,通过贷款贴息、设备更新和融资租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奖励、制造业创新中心奖励及通用厂房租赁补贴五个帮扶引导专题,促进现有工业企业增资扩产。
此外,姚永红还建议,扎实推进平台建设,助推企业转型升级,鼓励本土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创新平台,提升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深化与周边院校的校企合作内容,为本土企业后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徐世球 谭华健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周振捷
◆二审:蓝运良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