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栏镇:因地制宜做好各项经济发展工作,确保实现全年“满堂红”

发布时间:2022-02-15

2021年,横栏镇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敢闯敢干,主动作为,在直面问题中解决问题,推动横栏发展实现凤凰涅槃,GDP增速实现从全市垫底到企稳回升,再到全市第一的破局转折。

2021年,横栏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6亿元,同比增长18.5%,两年平均增长7%,第一产业增长149.8%,排名全市第一;净增规上工业企业85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2%,两项均排名全市第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47.5%,排名全市第三;工业投资增加值同比增长657%,排名全市第四。主要做法是提高“三力”:

加快土地整备,提高空间承载力

抽调精干力量组成3个工作专班,分别由镇长和两位副书记负责,挂图作战、三位一体同步推进“散乱污”整治、村级工业园改造和招商引资。首批425亩已拆除170多亩,4月底前全部完成。我们同步招商,重点扶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全面摸查了镇内企业的增资扩产需求,已从44家5000万以上的企业中选好进驻项目,3月份动工建设,坚决避免土地“二次碎片化”。

抓好企业变量,提高产业竞争力

一方面,以招商扩产提升增量,成功招引8个优质工业项目,6个重点工业项目落地建设。泽东照明智造工业园项目从完成土地摘牌手续到出具施工许可证仅用24小时,创下当时全市“拿地即开工”最快纪录。另一方面,以提质增效盘活存量。创建新增“专精特新”企业4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科技型企业165家。43家企业完成技改备案;24家企业完成跨境电商备案,跨境电商出口达5.3亿元,排名全市第4。建成西江风貌示范带,成功举办历来档次最高、影响最大、成效最好的中国花木产业大会,4天交易额超15亿元。

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发展吸引力

一方面,抓好生态环保“硬环境”。敢想敢干,发债融资,用10个月时间建成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污水处理能力提升50%:铁腕整治“散乱污”企业2600多家,横栏空气质量综合变化率排名全市第一。另一方面,抓好服务企业“软环境”。打造中山职业教育学徒制试点,镇内企业与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定单式”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率全市之先,实现监督联络员规上企业全覆盖,企业对接纪委“零距离”,让法治化成为最好的营商环境。

接下来,横栏将紧紧围绕市委工作部署,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扎实做好各项经济发展工作,确保实现第一季度“开门红”,全年“满堂红”:

破难点,打好破解土地瓶颈攻坚战

6月前开拆新茂村、三沙村工业园,力争8月前整理完毕。全年完成拆除整理低效工业园不少于900亩的目标任务。坚持同步招商引资,确保土地对接项目“零落差”“零时差”。

抓重点,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全链条、全领域、全要素支持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全力完成技改投资4亿元,力争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60家,规上企业50家,“专精特新”企业10家。

通堵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发自内心关心、呵护企业,为企业提供“保姆式”贴心服务。加快推动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和管网建设,坚决打好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动工建设横栏医院综合楼,提升医疗设施和服务水平;筹建学生宿舍楼,强化教育资源供给,让企业员工子女“好上学、上好学”。

出亮点,做强做优花木产业

办好用好中国(中山)花木产业大会,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华南(中山)花木产业线上交易平台、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创新中心等平台,加快推动花木产业向科技化、标准化、高端化转型升级。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黄启艳 黄凡 陈雪琴 徐世球
◆图+/记者 夏升权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朱晖
◆三审: 向才志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