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元宵佳节,中山高规格举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会议集中推出了16项政策,并对政策进行解读,抽丝剥茧,提炼出“干货版”,印发给与会企业家。《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10条》是其中一项。具体内容如下。
▍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公安服务效能
进一步梳理制定公安机关“免证办”“容缺办”“马上办”事项清单,推动企业往来港澳商务签注、网上商务全程网办、快速审批。
▍推广电子居住证 ,推动企业注册地址标准化建设
推进电子居住证在全市普及应用,深化“粤居码”场景应用,建立全市标准 地址库,为全市各类商事主体住所( 经营场所)提供规范、标准的权威地址。
▍推行公安涉企服务“绿卡通”
在翠亨新区探索实行对辖区内重点龙头企业发放“绿卡通”,凭卡可享受公安窗口办证免预约、免排队、专人导办等“管家式”服务。条件成熟后,将“绿卡通”服务向全市推广。
▍建立警企无缝对接联系机制
在全市重点企业、行业、协会设立驻企警务室,为其提供案件咨询、受理、立案等便利服务。 建立辖区民警挂点企业机制,积极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题提供帮助。
▍推行柔性执法,保障企业家合法权益
依法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民营企业负责人涉嫌经济犯罪的,综合考察其主观恶性、危害后果、犯罪情节、认罪认罚、社会危险性等,依法适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对于明显符合撤案或终止侦查条件的,及时作出撤案或终止侦查决定。
▍依法慎用强制措施,保障企业正常经营
建立健全公安机关涉案资金“阳光冻结” 制度,明确涉企冻结审批程序,严禁超范围、超数额冻结。依法慎用查封、扣押、冻结等侦查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公安执法办案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建立健全涉企案件立案审查监督机制
强化涉企案件立案前初查工作,明确立案决定事项法制统一审核。对重大疑难涉企案件,进一步完善层级集体议案机制及案件巡查机制, 由检察机关提前介入指导监督, 从源头上防止以刑事案件名义插手经济纠纷等行为,严肃追究执法过错责任。
▍完善侵企犯罪快侦快办机制
健全对涉嫌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刑事案件快速办结工作机制,强化积极取证,依法准确定性,及时追赃挽损。对重特大的侵企犯罪案件及线索,采取提级侦办措施,建立完善专案专班侦办模式,提高侵企犯罪打击效能。
▍强化企业反诈宣传及案件侦办
市反诈中心每月组织不少于1场次涉企反诈宣传,6月底前实现对全市各镇街企业反诈宣传全覆盖。 对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的电诈案件, 成立专案组攻坚,积极追赃和资金挽损,尽可能减少企业损失。
▍科学治堵,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进一步梳理排查全市交通拥堵路段,对每一处拥堵路段进行定岗、定人、定责,分线、分片、分段落实责任人,积极推动科学治堵。 推动全市16个镇街264个信号灯路口进行交通信号灯规范化、信号机联网、信号控制中心平台建设等改造工作,提升灯控路口通行效率。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黄凡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朱晖
◆三审: 向才志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