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温暖一座城,东区街道这支志愿服务队用爱奉献光和热

发布时间:2022-08-16

在东区街道起湾社区,有一支最美志愿服务队——中山市东区博爱拥军志愿服务队(以下简称“志愿服务队”)。这支志愿服务队由当初的几个人壮大到380多人,也从最初社区活动走向全市各镇街,志愿服务内容也从最初简单地清理垃圾转变为理论知识宣讲、核酸检测与疫苗接种等,近来还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了应急支援分队。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传承着中山的博爱精神。


志愿服务队在东区花苑社区参加活动。

选志愿骨干成立应急支援分队

7月24日下午2时,顶着37℃的高温,志愿服务队应急支援分队一行几人,在长江三溪社区福获村徒步前行,查看该辖区是否存在滑坡、树木倒塌、森林火等安全隐患,每发现一处安全隐患,就告知社区处理。

“不能开车,只能一步步走查看才行。”当天他们整整徒步了4个小时,衣服被汗水浸湿,期间换了3套衣服,水喝了一瓶又一瓶。8月16日,记者翻看志愿服务队队长李克的朋友圈,看到当天他朋友圈配文都是“好想有雨露,哪怕有点云朵”,此外还写下“护林防火,护林用我,用我必行”等话语为队伍加油打气。

今年4月23日,一场关于应急救护的大型培训在起湾社区举行。志愿服务队队员积极利用这一契机,纷纷参与其中,不断提升自我。经过后续系列培训之后,志愿队不少队员都拿到了红十字救护员证,在日常能进行简单的急救,加上原本志愿队中的护士、律师、退役军人等,在各种场合大家都能发挥特长帮助他人。前段时间持续暴雨,长江三溪社区因范围太广,社区人手有限,需要常态化帮助,李克得知这一事情之后,便将志愿队的骨干组织起来,成立了应急支援分队参与其中,比如现在的福获村巡山活动,已经成了他们的恒常活动。

提供志愿服务累计6399小时

8月16日,农历十九,沙岗墟墟日,志愿服务队队员穿着绿色马甲,拿着夹子和塑料袋,在沙岗墟的各条道路捡垃圾;看见行人及商户没有佩戴口罩,就及时上前劝导。当天,还有不少志愿者的孩子参与其中。每逢农历三、六、九,或是人多的时候,志愿服务队就会以起湾社区沙岗墟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为起点,齐心协力维护辖区的环境和秩序。


志愿服务队在沙岗墟开展恒常活动。

“这支志愿服务队,在社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起湾社区党委委员唐艾苗表示,社区处理事情繁多,常常面临人手不够的问题,这个时候志愿服务队通过参加各种志愿活动,深入居民群众家中,更能了解群众所需,为辖区工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

除在起湾社区服务之外,志愿服务队还已经将支援服务延伸到东凤、三乡、板芙、大涌等多个镇街,志愿服务也从最初的清理垃圾转变为理论知识宣讲、核酸检测与疫苗接种等。据统计,截至8月15日,志愿服务队2022年共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志愿服务181场次,提供志愿服务累计6399小时。

随着志愿次数、时长不断增加,整个志愿服务队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李克说,志愿服务队人数也越来越多,由年初的260多人增长至现在的380多人,其中也不乏有带上老婆、孩子或孙子的队友,也有队员回到自己社区后,带领社区内的其他人加入志愿服务这个大队伍中。他感叹道,由一个人到一群人,再从一群人到一座城,大家都用光和热去温暖这个城市。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陈雪琴 实习生 晁廷玮 见习生 赖彤瑶
◆图:由受访者提供
◆见习编辑:赖彤瑶
◆二审:曾淑花
◆三审:苏小红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