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18时15分,生物科目的收卷铃声响起,今年高考最后一批结束考试的考生终于走出考场。高考前两天,考点外几乎不见家长等候。直至这最后一天,才有家长姗姗而来、撑着伞、捧着花迎接孩子归家。
中山3万多家长不送考、不陪考的“淡定”来自于理智与信任,更来自于学校、教育体育局及全市各部门的全力守护。走进考场的1.7万多名考生,不是孤勇者,我们的爱与责任始终陪伴。“高考”这份试卷,我们共同努力做答!
01
你们从容做答 我们共同作战
高考笔尖下,写的是硬核知识。高考考场外,铭刻于心的是责任与担当。
11个考点内,考生吃住行都是已提前反复规划。为应对暴雨天气,大部分考点都搭起了雨棚直通考场。为了避免考生迟到,今年我市绝大部分在校生都在校住宿,由学校统一接送至考点;360多名社会考生,考点均提供食宿服务,提前一天进驻;不住宿的走读生,也有专设午餐、午休场所。
考生校内的一日三餐是精心定制的菜单,但市市场监管局仍“斤斤计较”,专人驻点监督,从菜单审核、每日原料快速检测到食品加工、用餐全过程跟踪保障。市卫生健康局安排11家医疗机构共50名医务人员在考试期间驻点考点。市生态环境局共56个专人在各考点驻守护考,对考点周边做好全天候噪音环境监测。各部门对自身所管工地、水道、交通等都实施噪音管制。交警更是化身为“跑腿小哥”,随时为考生与家长服务。
▲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在高考供餐点检查,确保考生和劳务人员用餐安全。
6月8日早上8时许,一名送女儿高考的家长遇拥堵时求助交警。交警指挥中心启动应急联动机制,调度就近铁骑前往开路,同时对沿途信号灯进行调控,一路绿灯护送考生顺利到达考点。当天,另一位考生家长需送眼镜到考点,请求交警帮忙。铁骑赶到帮忙跑腿送至学校,再由应急小组民警、老师接力转交。
宣传、网信、保密、公安、卫生健康、生态环境、住建、市场监管、城管执法、工信、交通运输、应急管理、气象、国安、供电、电信等近20个部门,不负职业担当,把考生和家长的信任放在心中,把责任扛在肩上。你们从容做答,我们共同作战,共同交出社会满意的答卷。
02
热烈的不是青春 是我们的时代之约
1.7万名考生,就有1.7万个心中的梦想。十年寒窗磨一剑,今朝出鞘试锋芒。6月高考,为梦想而战。
五月起,各学校已陆续展开高考前“心理战”,市教育体育局也推出一系列高考暖心宝典。亲子关系、身体锻炼、人生规划……各种心理健康游戏和课程,辅导学生、家长一起从“心”出发,为每一个考生家庭送上温柔的呵护与祝福。
击掌、欢呼、拥抱……每一个考点的考生进场前,都有校长和老师们自发地夹道送行和加油。
发卷铃响,执笔为剑、奋力冲刺,划出精彩的人生弧线。收卷铃响,宝剑归鞘,1.7万名走出考场的你们,已成为1.7万闪闪发光的大人。
▲6月9日上午,一部分考生结束了2022年的高考。市一中考点外,一名考生与家长合影留念。
高中三年里,我们迎来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成为这届考生的时代目标。我们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居家上网课、排队测核酸,疫情淬炼了少年的品格、磨砺了青春的斗志、迸发出对生命的热爱与勇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不管考试结果如何,你们的人生绝不会因为一次考试而一锤定音,因为你们永远都是这世界最美丽最独特的存在。人生从来没有千篇一律的标准答案,走自己的路吧。高考,是一场我们共同经历的青春洗礼。热烈的不是青春,是我们的时代之约。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 记者 陈慧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徐小江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