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中秋,又是月圆时。在传统中秋佳节里,万家团圆,共赏明月,共叙亲情,这是中秋节应有的场景,也是传统节日该有的氛围。
但是,近期国内多地陆续报告本土疫情,疫情防控仍然是首要任务。市疾控中心于9月9日发布疫情防控告知书:倡导市民就地过节,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区所在地,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区所在地;市委组织部也早于9月8日印发《关于在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中进一步发挥“两个作用”的通知》:守牢中秋、重阳、国庆等重要节点,筑牢疫情防控“外防输入”铜墙铁壁,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实践证明,减少人员流动是疫情防控的关键。当前,中山周边城市的疫情反复出现,更是给我们的防疫工作带来很大挑战。市委书记郭文海在9月6日召开的全市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全力做好“外防输入”风险点排查,按照“人、物、环境”同防的要求,落实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常态化疫情防控。
作为传统节日,中秋节既是人员返乡过节的小长假,也是适合秋游的一个好时节。毫无疑问,此时恰是人员流动的一个小高峰。但是,我们也看到了,此次的疫情形势仍然严峻,病毒更为隐蔽,且呈现“多点散发,局部暴发”的特点,防控工作难上加难。
大规模的人员跨区域流动,以及因小长假而可能出现的人员聚集,显然会给病毒传播有了更多的可乘之机。在疫情防控面前,从来就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倡导就地过节,“月亮走,我不走”并非一句没有人情味的号召。恰恰相反,这是为了更好的团圆。毕竟,每个人都有保护家人的责任,也有共同防控疫情的担当。
疫情常态化防控已两三年,面对一轮又一轮疫情的蔓延,社会层面既要克服倦怠情绪,继续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要求,真正压实防疫责任,也要树立信心,努力排解负面情绪,切忌因个人的放松,让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付之东流。更不可有麻痹思想,心存侥幸。“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否则就会一失万无。
当前,中山仍然处于疫情防控关键期,“月亮走、我不走”的倡议不无道理。正如市委会议强调一样,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倡导就地过节,带动全市上下减少非必要的跨区域流动,做好防疫、发展、安全“三统筹” 让全市人民度过欢乐祥和的“双节”。
编辑 侯海影 二审 朱晖 三审 苏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