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除了“美丽经济”的蓬勃发展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文明”也是横栏镇三沙村颇让人津津乐道的一张名片。
出租楼房前,一块块“边角料”地块被平整为小微停车场;新建“四小园”里,番茄、辣椒、小葱、香菜、三角梅等瓜果蔬菜和绿植相映成趣;曾经的卫生黑点,也变成了周边人气颇高的休闲娱乐公园……作为广东省文明村,三沙村正不断刷新乡村“颜值”,提升乡村“气质”,让群众在扑面而来的文明之风中获得幸福感。
“边边角角”变身小微停车场
“等这最后几块地都联系上主人管养了,这项工作就算真的完成了。”三沙村卫生农业组副主任张浩南口中的“这项工作”,是三沙村于2021年开始大力推行的“盘活闲置用地计划”。
张浩南不断翻阅着手中由十几张A4纸订成“笔记本”,这是他为“盘活闲置用地”计划制作的简易台账,纸张早已变得皱皱巴巴。其中的内容大多是图片,每一张图片上都标注了地块的具体位置,写着“完成”或“未完成”的字样。最后两页上,地址、电话、联系人等信息整齐排列,不少信息名目下打了勾,代表着这项工作已完成。
张浩南透露,随着务工逐渐取代务农,三沙村不少村民房前屋后的“边角料”地块就闲置了。由于疏于管理,闲置地块不仅杂草丛生,还沦为了部分人的垃圾倾倒地,环境卫生问题日益凸显,不少村民对此怨声载道。这样的闲置地块,三沙村记录在册的有65块。
群众的烦心事,就是村委会的心头大事。三沙村委会集思广益,一致认为闲置地块必须要活化起来,可以做“四小园”,也可以改为停车场。“这样既能改善村容村貌,又能解决村里的停车难问题,还能为村民增加些收入。”张浩南说。
万事总是开头难。一开始不少群众都是“观望”心态,还有些地块连权属人都找不到。三沙村委会便从年轻人下手,动员年轻村民先行先试,改出示范样本。这个举措一举成功,看到实效的三沙村民纷纷陆续跟着改造。那些找不到权属人的地块,张浩南多次上门询问附近居民,一个接一个地辗转打听。慢慢的,越来越多的闲置地块得以盘活。目前,三沙村已有超50块闲置地块被盘活起来,其中48个被改成了小微停车场。
三沙村欧少婷家的闲置地块位于她家的出租楼前,大约有200平方米。欧少婷说,改造以前,闲置地块除了有杂草、垃圾,还常常有蚊虫、老鼠等,因此当村委建议她改为停车场时,她欣然同意了。“我们这里有好多租户,停车需求还是挺大的。能把这里搞干净,还有些收入,我觉得很好!”据了解,欧少婷家的这块闲置用地目前可以供20多辆车同时停放。
在解决“停车难”“停车乱”的问题上,三沙村还通过摸排辖区道路实际情况和停车需求,已投入约10万元划线1万多米,新增停车位200余个。今明两年,三沙村还计划投入超100万元,在全村范围内新增4000余个停车位。
卫生黑点“蝶变”网红打卡点
绿树株株挺拔、草地翠绿繁盛,三沙里仿佛一幅生动的风光画卷。盈盈绿意与悠悠蓝天相互映衬,让人心旷神怡,感受到“出门见景”的满满幸福。
眼前美景让人很难想象到,这里曾是一个卫生黑点。“不仅杂草丛生,还有好多工业垃圾,非常难看。”三沙村党委委员麦洪彬透露,他们曾对三沙里片区做过临时的围蔽,但难以避免有些群众在围蔽上张贴小广告、用油漆喷字等。长久下来,围蔽效果并不理想。
去年年中,三沙村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发力城市文明建设。三沙村委痛定思痛,决心一定要将三沙里这片闲置地块活用起来,并问计于民。经过多轮协商与深入探讨,大家一致决定将其改造成一个休闲小公园。经过招投标,很快三沙里就进入了建设环节,并于今年1月正式开放给群众使用。
除了环境的绿化美化提升,三沙里还引入了青年进驻创业,同步作为三沙里青年创业集市使用,吸引不少周边居民到访,使得三沙里成为三沙村的网红打卡点。
“这里变化太大了,完全出乎我们意料。”茂名人陈永辉在三沙村已经生活了20年。他透露,三沙里的改造效果赢得了周边非居民群众的点赞表扬,现在每天晚上来三沙里散步的人非常多,还有好多网红过来拍视频、做直播。“‘家门口’的公园,真的很方便!环境好了,心情也会变好。”
“目前三沙村常住人口近5万人,我们计划合理利用中江高速公路桥底位置,推动建设新三沙公园,同时还将规划打造三沙星光夜市文化步行街,为村民提供更多休闲娱乐的文化活动场所。”麦洪彬说。
编辑 汪佳 二审 朱晖 三审 查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