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团往往是衡量一座城市文化艺术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而青少年交响乐团更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文化系统工程。市政协委员谌勇认为,成立中山市青少年交响乐团,可以为“绿美中山”添新绿,为“人文新地标”加锦绣。
市政协委员谌勇。记者 余兆宇 摄
“青少年交响乐团在我国不少城市均有成立。中山是全国首批跨入小康水平的36个城市之一。中山不少家庭对孩子的素质教育都投入了大量精力,许多孩子从小都进行着各种艺术门类的培训。”谌勇表示,成立一支市级青少年交响乐团,不仅能为学习艺术的孩子们提供更高的展示平台,还可带动具有本土风格特色的管弦乐作品的创作,实现中山音乐文化的新突破。
打造中山市青少年交响乐团,具体该如何实施?谌勇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是成立相关行政、业务管理架构。依托市文化艺术中心为排练基地,面向全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大、中、小学适龄人员招考各声部团员,三年内发展至60人双管编制交响乐团。
二是除聘请常任指挥外,可充分利用文化艺术中心现有剧场设施及包括国内外艺术家的得天独厚资源。邀请来中山演出的艺术家们以艺术顾问的形式,每年安排不少于8次大师排练课,使乐团尽快达到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与比赛的能力和水准。
三是乐团与文化艺术中心实行“场团合一”模式,每周末进行一次排练。这不仅解决了场地租金及场地难以符合排练、演出要求的尴尬境地,使得中山青少年交响乐团具有其他城市难以企及的优势,也可以使乐团从建立之日起,就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编辑 侯海影 二审 朱晖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