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内湾”怎么融?2月7日,在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横栏镇党委书记李翔宇表示,横栏镇将从产业体系、交通网络、空间要素三个方面互融,跑出“加速度”,在“黄金内湾”中展现更多更精彩的“横栏元素”,服务中山高质量发展全局。
市人大代表、横栏镇党委书记李翔宇。记者 文波 摄
巩固产业优势,彰显产业特色,积极融入产业格局。一方面,集中打造优势产业品牌,持续擦亮“中国花木之乡”“中国照明灯饰制造基地”招牌,着力打造灯饰照明、五金电器、日用化工、儿童用品等支柱产业;另一方面,大力支持和培育本土企业做大做强、提质增效,年内实现亿元以上企业倍增,5000万元以上企业超120家,新增小升规企业60家以上,实现上市企业零突破,同时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速,年内推动超过30家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用好交通区位优势,联通兄弟镇街,积极融入交通格局。横栏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毗邻小榄、古镇等经济大镇,交通四通八达,辖区拥有3条高速公路和4条快速路,到城区仅需25分钟。深茂铁路中山西站站点设在横栏,横栏将以中山西站为支点,深度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发挥“西接”战略支撑作用。
坚定实施“工改”,提高土地承载力,积极融入空间要素格局。聚焦村镇低效工业园连片改造和企业自改“双轮驱动”,全力以赴实现横栏贴边“工改”项目一季度动工,裕祥项目完成382亩供地,新茂、宝裕、三沙片区连片项目加快推进,并加大力度招商引资,狠抓项目落地,发展智能产业、智能制造,实现“工改”、招商、增资扩产高效同步推进。
【视频拍摄】文波
【视频后期】刘建满
编辑 蓝运良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