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全国人大代表顺利抵京

发布时间:2023-03-03 来源:南方+

3月3日下午,迎着和煦的春风,在粤全国人大代表乘机顺利抵达北京,出席即将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肩负全省人民的重托和信任,他们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依法行使职权,为民代言、履职尽责。

记者从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了解到,在广东省选出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首次当选的代表占比为80.47%。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成为在粤全国人大代表共同关注的焦点。

代表构成>>

首次当选的代表达136名

记者从省人大常委会了解到,广东省共选举出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69名。其中,中央提名在广东省选举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1名,在粤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58名。首次当选的代表达136名,占比80.47%。

另外,一线工人代表、农民代表、专业技术人员代表、少数民族代表和妇女代表比上一届有所增加。其中,工人代表22名,农民代表18名,专业技术人员代表32名,少数民族代表8名,妇女代表50名。

热门话题>>

聚焦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高质量发展也是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多名新一届在粤全国人大代表发挥专业所长,将履职目光聚焦在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上。比如,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陈海仪拟领衔提出关于对灵活就业的新业态劳动者进行劳动立法的议案;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会长黄西勤拟领衔提出关于制定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法的议案;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冯兴亚认为要多措并举提升国产芯片应用率,建言推动我国汽车芯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记者梳理发现,多名代表将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建言献策。比如,全国人大代表,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拟提出关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要素便捷流动、高效融合,加速中医药国际化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林蓝呼吁粤港澳三地共促美术高质量发展,以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全国人大代表、肇庆市怀集县连麦镇长岗村种养专业户徐建贤提出应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人才特区,加速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教育、医疗、养老等“接地气”的民生话题,同样是代表口中的高频词。比如,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荔湾区金花街蟠虬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区燕明拟提出关于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高质量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等2件建议。

相关链接>>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履职成绩单:
所提议案推动相关领域立法工作开展

据介绍,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广东代表团共提出议案28件,领衔代表9名,联名代表1025人次;提交建议642件,较上一年增加65件,领衔代表124名,数量创历史新高。

代表所提建议,涉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前沿领域、关键环节、基础性问题,重点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攻关“卡脖子”技术、提高国际化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区域协同发展、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等话题,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采纳,有的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年度重点督办建议,有的则被承办单位给予肯定并吸纳所提意见,出台相关的政策和具体措施。

代表提出的议案推动了国家相关领域立法工作的开展。其中,分别交由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审议9件,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审议5件,财政经济委员会审议11件,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审议1件,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审议2件。2022年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同年12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分别表决通过了有关委员会对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编辑 蓝运良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