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常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下称“常成脚轮”),生产车间内的自动化生产线正在高效有序运转。近日,常成脚轮董事长刘大海受访表示,企业投入了近2000万元对脚轮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使得生产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升,助力企业实现了连续三年产值双位数增长。
常成脚轮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 记者 余晓霖 摄
“这得益于政策扶持和担保机构的支持,我们迅速拿到了融资,增强了加速智能化转型的信心和底气。”刘大海坦言,企业一直有技改的打算,但所需资金不是一笔小数目,仅靠一己之力很难在短时间内筹集。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困境。为提振企业技改投资的信心,中山近年实施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链协同创新政策,采取“政府政策+智能制造供应商+融资担保+产业链中小企业”模式,推动企业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其中,由粤财普惠金融(中山)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山担保公司”)负责中山特色产业集群智能化改造企业提供金融配套服务。
中山担保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积极配合政府梳理拟进行智能化改造的企业,主动上门宣贯相关政策,消除企业疑问。同时深入企业一线了解具体生产经营情况,探讨项目资金筹集方案,提供金融配套服务。此外,还对供应商及企业进行前期资信审查,为中山市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链协同创新智能制造供应商入库及中山市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入库把控好第一道信用风险关口。
常成脚轮“五金脚轮生产线增资扩产技术改造项目”是入库项目之一。该企业位于五金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的小榄镇,镇上锁具、脚轮等相关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较高。中山担保公司对该项目高度重视,多次到现场查阅生产经营资质、调查了解企业情况,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方案。
不到一周时间,刘大海就收到了通过批量融资担保方式的贷款。“批量融资担保业务打破了传统银担合作需要银担双方独立开展尽调审查的模式,缩短审批时间,大幅提高了融资担保服务效率,可有效纾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中山担保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道。
“以前我对融资担保存有顾虑,通过这次经历,我真切感受到了政府和融资机构对我们中小企业的扶持与鼓励。”刘大海感慨,这些融资帮助他的企业解决了增资扩产和技术改造问题。
不到一年时间,常成脚轮的生产车间便已配备了数条成品自动装配线,注塑工位由机器人上料,整体运作效率大幅提升。刘大海表示,保守估计仅需两年时间,常成脚轮便可实现投入回本。
接下来,企业计划再投入1000万元继续完善,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示范车间项目。
作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的重要一环,截至今年8月,中山担保公司融资担保业务发生额17.55亿,服务户次1200余户。已对中山下属8个街道、15个镇、两个区进行了业务全覆盖,其中15个镇的业务占比66%。在8个有特色产业的镇中,中山担保公司扶持特色产业金额2.24亿,为“百千万工程”添砖加瓦。
中山担保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公司将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政策优势,广引金融活水赋能民营经济和“百千万工程”,全力打造惠民生、稳实体、促发展的普惠金融“中山样板”。
编辑 陈吉春 二审 陈伟波 三审 赖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