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南朗崖口村:擦亮农文旅名片,闯出富民兴村路丨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

发布时间:2024-05-13 来源:中山+

蓝天白云下,一望无际的稻田,长长的海岸线……在翠绿繁盛的5月,走进省级典型培育村崖口村,就仿佛掉进了油画中,随手一拍都是清新大片。也正是靠着这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崖口村每年吸引超250万游客参观,络绎不绝的游客也带来了经济流。

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途径。过去一年,崖口村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导向,通过美化“一方田”、做强“一粒米”、拥抱“一片海”等方式,将旅游资源串成“一条链”,闯出了一条富民兴村新道路。

崖口稻田。记者 余兆宇 摄

美化“一方田”
田园经济带旺消费经济

时下的崖口稻田,绿得刚刚好。天气晴好时,在稻田边点杯咖啡,吃块蛋糕,吹吹风,无比惬意。崖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谭锦鹍说:“我们围绕2000多亩稻田资源,打造以稻田观光、农耕体验、休闲民宿三大主题的美丽休闲乡村游,吸引力不少游客前来‘打卡’,促进‘美丽田园’从一时美向长久美转变。”

游客在崖口稻田边喝咖啡。(资料图片)记者 王云 摄

用好连片稻田的优势长板,是崖口村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的具体实践。今年年初,崖口村在稻田冬收后,推动种植约320亩格桑花,打造冬日观花景致,在元旦、春节双节叠加效应下,吸引了客流达50万人次,刺激带动消费超3000万元。此外,崖口村还通过强村公司统筹经营,建设完善观景台、景观廊架、休闲设施配套等,沿稻田打造了集装箱风情街。

崖口格桑花海今年在元旦、春节双节叠加效应下,吸引了客流达50万人次。(资料图片) 记者 缪晓剑 摄

通过盘活集体闲置物业,推动“民宿+文化体验”“民宿+田园观光”“民宿+休闲养生”“民宿+特色餐饮”等多种业态的兴起,也是崖口村走出的新路子。截至目前,崖口村已建成特色民宿9家,其中禾舍书屋民宿等4家民宿成为“广东省首批乡村民宿示范点”。“今年我们预计新增2家民宿,初步形成‘崖口民宿集群’。”谭锦鹍透露,后续崖口还将引入房车营地,打造“房车+农家乐”一站式的露营文化公园,不断推出美食咖啡屋等受年轻人欢迎的业态,带旺崖口村消费经济。

崖口村走出“民宿+文化体验”“民宿+田园观光”“民宿+休闲养生”“民宿+特色餐饮”的新路子。记者 缪晓剑 摄

做强“一粒米”
擦亮“土特产”农业品牌

在崖口的稻田边,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能找到富硒稻谷示范基地的牌匾。2022年10月,崖口村获得了由广东省科协天然富硒土地资源科技成果转化联合体、广东省地质学会颁发的“广东天然富硒土地”牌匾,崖口村的富硒土地得到了官方认可。

“正是依托‘广东天然富硒土地’的优势,我们打造了1000亩富硒稻谷示范基地。”谭锦鹍介绍,他们还联合周边村联手打造5000亩大米生产基地,注册“崖口大米”等商标,建立自产自销专卖店和网上商城小程序,推动线上线下齐发力、拓销路。

5月9日上午,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上也提到,要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坚持用全产业链理念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以产业振兴推动农村旺起来、农民富起来。数据显示,崖口村依托生态优势、地域特色打造的富硒米品牌,将生态溢价转化为品牌溢价,推动崖口大米从原来的2.5元/斤涨到20元/斤,提高了本土农产品附加值。

拥抱“一片海”
休闲文旅撬动“蓝色经济”

每天大约五点半开始,崖口东堤上就陆续有人前来,沿着海堤散步。绵延的滨海岸线,成为发展地摊经济最天然的平台。在这个乡村大舞台上,崖口村通过“零租金”大力推动“地摊”经济发展,吸引年轻人到“赶海”创业,为全村创造了就业岗位近千个。

崖口东堤夜市。(资料图片)记者 夏升权 摄

带动土地等闲置资源、沉睡资产活起来、动起来,激励引导更多资本、人才“进村入乡”,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才能更好赋能“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谭锦鹍透露,为保证新业态的良性发展,他们还规范村内新业态经营,在良好创业环境的氛围下,有创业青年日收入超2000元。眼看着游客越来越多,崖口还抓住人口红利风口,培育了8家单车租赁点,引导村内老年人经营单车租赁服务,拓宽其创收渠道。

目前,崖口村借力“海上日出+稻田落日”特色生态景观,将稻田集装箱风情街和滨海海鲜一条街串联起来,形成长度超过6公里的“美食经济带”。数据显示,崖口村2023年游客量同比增长约25%,村集体经济收入超4000万元,这正是得益于该村将文旅资源串珠成链,实现了农文旅全面开花的效果,全村也形成了集体努力、村民支持、游客近悦远来良好氛围。


编辑  汪佳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林志强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