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乡:全面铺开强村公司建设,让农村“旺”起来

发布时间:2024-05-28 来源:三乡发布

“今年3月,塘敢村举办‘花田喜事’油菜花旅游文化月活动,实现延伸‘萝卜+’产业链,取得很好的效果。”中山市塘敢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理郑海荣说。

中山市塘敢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三乡镇强村公司的一个典型。自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三乡镇已成立19家强村公司,深挖独特资源打造致富产业链,强化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打造特色品牌

助力农副产品坐上“畅销车”

何为强村公司?即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出资,以助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为目的,实行公司化运营兼顾社会效益的企业。

“在公司成立之前,塘敢农产品都是农户自产自销,销售渠道狭窄,且价格低廉。在公司成立之后,我们整合塘敢大部分农户的农产品资源,打造‘塘敢萝卜’品牌,实行统一价格、统一销售。去年,我们就向塘敢村农户收购萝卜约25万斤,20万斤瓜菜,销售到中山温泉等市镇两级餐饮企业,不仅解决农民农产品销售问题,还实现村集体收入大提升。”郑海荣介绍。

米立/摄

塘敢村生态资源丰富,这里不缺品质优良的农副产品,但缺乏品牌效应。供给和需求通道始终无法打通,一直是困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为此,三乡镇政府致力于探索“政府+市场”双轮驱动的模式,打造“塘敢萝卜”农特产品自有品牌。通过“村企户”合作,2022年成立中山市塘敢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引进专业团队进行市场化运营后,公司将各农户零碎分散的农产品进行整合提升,运用市场化运作进行资源盘活,将塘敢萝卜等农副产品坐上“畅销车”。

此外,塘敢村积极利用好田园资源优势,灵活开发季节性产品,并以此推出多样的农文旅活动,如塘敢萝卜节、“花田喜事”旅游文化月、欢乐跑、摄影比赛等活动带动乡村游、亲子游等业态发展,打造“农文旅”乡村特色产品,实现延伸“萝卜+”产业链。这不仅提高了塘敢村的人气和知名度,也有效实现区域品牌培育和提升,实现营收约70万元,充分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源头活水”。

米立/摄

据郑海荣介绍,接下来塘敢村将与属地强村公司不断探索多渠道、多元化发展,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以销售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产业兴旺带动农民增收的新局面。

下一步,中山市塘敢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继续发挥好传统途径,打开销售渠道的同时,也充分享受数字红利,借助微信公众号、小程序销售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型社群运营平台,“线上+线下”双带动的模式,做大做强强村公司品牌,为村集体、农户带来实打实的收益。

搭建乡村资源载体

让乡村“旺”起来

三乡雍陌村,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山市第二批乡村旅游示范点。在国家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香山古韵”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等机遇的带动下,雍陌村充分利用郑观应故居、岐澳古道、中山温泉等特色资源,大力发展休闲文化旅游和生态农业旅游。

在2022年,市国资企业、三乡镇资产公司、雍陌村集体共同出资成立雍汇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统筹村内闲置资源,让乡村产业发展从“输血”到“造血”转换,实现企业增值、集体增资、群众增收目标。

据介绍,雍汇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成立后积极盘活闲置民居、古旧建筑,将村内5间闲置民宅改造为12间客房、庭院、茶室。同时,引入职业经理人进行专业化运营,并由职业经理人团队开展实操培训,逐渐培养形成本地专业化民宿运营队伍,成功打造“美宿·雍陌”项目。

“从村民手里承接闲置房屋改为民宿,就是要盘活乡村闲置资产,让农村‘旺’起来,实现强村富民。”中山市雍汇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经理郑金祥说。

如今,雍陌村不仅有了网红餐厅、茶室和咖啡馆,还有不少历史文化打卡点和民俗研学机构。例如开在积厚堂的醒狮基础班、开在芷萝研艺坊的扎染体验课等,都受到村民及游客的好评。

通过“民宿+”模式,雍陌村统一改造了沿街建筑,引入餐饮店、艺术工作室等业态,不仅增加民宿的文化内涵和经营支撑,也壮大村集体经济,赋能村集体每年增收超44万元,村民每年可获租金收入27万元。

“现在,持我们房卡,去上扎染体验课、去指定餐厅吃饭都有折扣,现在节假日和周末我们的民宿都基本订满。”郑金祥表示。

雍汇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还计划推出雍陌文旅路线导引,进一步整合串联村内不同业态资源,让游客获得更完整、更沉浸的体验,也有效推动雍陌文旅产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19家强村公司

强化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近年来,广东省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背景下,三乡镇以村集体增收为主线,全面铺开强村公司建设。一批批强村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在三乡各村(社区)涌现,形成了一场“自下而上”的改革探索。

目前,三乡镇成立了19家强村公司,形成“3家资产经营型+16家社会服务型”强村公司网络,创新“市属国资+镇村集体资产”“村企共建+专业运营”等合作与发展模式,深挖独特资源打造致富产业链,在名人故里、乡村田野发展民宿、咖啡、露营等“潮经济”,并率先在全镇16个村(社区)成立集体物管公司,强化集体经济“造血”功能。2023年,全镇强村公司带动村集体创收近2400万元,带动超500名村民就业。

编辑 陈雪琴  二审 张房耿  三审 查九星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