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丨文明实践助力百千万工程,为群众幸福加码

发布时间:2023-09-21 来源:中山+

9月20日,中山市推进文明单位结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助力“百千万工程”工作会议召开,吹响了中山文明单位结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迈向纵深发展的号角,将进一步推进资源共融、活动共联,编写中山文明实践阵地做优做强的“发展密码”,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群众需要什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就提供什么;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这是中山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实现“你点我送”的现实探索,也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具体实践。

文明实践助力百千万工程,就要将文明实践建设到位,为群众供给“精神之钙”。新时代文明实践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增长极,中山各个实践中心(站)在举办接地气、有活力、可持续的实践活动中,要始终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为工作目标,力促群众精神文明思想理念走“新”入“心”,不仅在结对共建中激发文明实践的生命力,更要推动结对共建工作提质扩面、提档升级。

文明实践助力百千万工程,就要将文明实践开展到位,坚持“塑形”与“铸魂”并重。“塑形”的核心之一,在于拓展阵地建设。阵地是文明实践的重要载体,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窗口和纽带。拓展阵地建设,就是在延伸阵地功能。中山要在机关、单位、企业、学校、“两新”组织等延伸打造出更多专业突出、特色鲜明、功能到位的文明实践基地(点),以推动文明实践阵地做优做强。

文明实践助力百千万工程,就要将文明实践发挥到位,延伸文明实践的触角。文明实践重在实践,而实践重在质量、重在内涵。在文明实践的过程中,中山要用心思考、以心暖心,通过广泛听取民意、收集民情,及时掌握群众所需所急所盼,优化“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队伍‘接单’,群众‘评单’”的工作模式,设计出“群众叫好、社会叫座”的文明实践项目,真正推动资源对接、盘活、流转,更要“沙场赛马”,培育出示范站点、选拔出示范项目,以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载文明而驰,驭新风前行。”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是时代之需、使命所系、群众所盼。文明实践助力百千万工程,既是资源共融、活动共联,更是文明共享、互助共赢,必将拓展文明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凝聚起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的强大正能量,为群众幸福加码。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朱晖   三审 岳才瑛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