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百千万工程”】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民乐社区和合工业园投入使用

发布时间:2024-01-22

1月20日,民乐社区和合工业园正式投入使用,中山市泛华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在“新家”举行乔迁落成典礼。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郑雄,副镇长黄柱洪,民乐社区“两委”班子,各界企业家代表参加典礼仪式。

民乐社区和合工业园是全市首个获批的村级“三旧”改造项目,它的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民乐社区集体经济发展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和合工业园项目用地面积约51亩,建成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的高层工业厂房,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项目改造完成后,将原来总建筑面积两万多平方米的低效工业园打造成为一个基础配套设施较为完善的工业园区,规划容积率由原来的1.0提升至现在的3.5,总建筑面积提升至原来的4.8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升。

 

园区位于我市十大产业园范围内,结合北部智能家电产业园东凤片区协同发展,根据东凤镇发展智能家电的产业规划,重点引进智能家电、精细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先进制造业。改造出租后,预计每年创造集体经济物业租金收入约2000万元,提升至原来的5倍,带动新增就业岗位约2000个,年产值预计将达到4.5亿元,产出强度和税收强度相比于改造前大幅度提升,为民乐社区经济发展的快车注入了强有力的“助燃剂”。

一是创新融资模式满足资金投入需求。采用“集体自有资金+银行融资贷款”模式确保“工改”投资建设的有效运转。项目获交通银行中山东凤支行2.27亿元“工改贷”授信,是交通银行全国首单村级“工改”授信项目,首次以村级经济联合社为借款主体,突破以往以有限责任公司为借款主体的惯例及以固定资产为抵押物的方式,可以集体用地抵押融资,满足了村居“工改”的资金需求。

 

二是探索集体经济组织引领新路径。通过梳理村集体物业,积极与企业沟通,用好政策解决居民对“工改”的顾虑,推动民乐51亩“工改”项目奠基动工,以“破旧立新”的前瞻思维,实现厂房面积翻4倍,年租金收入翻5倍,年产值也翻番,从而带动社区股民分红大幅度增加,走出“工改”驱动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提高社区用地产出效益,实现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税收的有效增收。

 

三是探索“工改”招商协同新思路。民乐社区“工改”项目和合工业园在项目开展前便与企业进行深入沟通,准确捕捉企业厂房需求,签订三方监管协议,提前开展“工改”产业园区招商,实现边建设边招商。通过加强“工改”项目谋划,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将腾出的空间引进有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瞄准“专精特新”企业、产业协会等积极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四是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推动美丽宜居村建设。民乐社区坚持把“工改”与美丽宜居村建设相融合,将“工改”成效转化成乡村发展新优势。在开展工业厂房规划的同时,同步开展民乐社区美丽宜居示范村的整村规划设计,统筹协调优势产业与人文资源,围绕产业布局、群众生活、休闲景观等进行全面规划,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让群众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接下来,民乐社区将聚焦“经济强、城乡美、社会治”三大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充分发扬“店小二”服务精神,加强协调,及时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与企业同心同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谱写发展新篇章。

 

编辑 | 邓淑芬刘睿

一审 | 谢银英

二审 | 陈飞龙、余丽霞

三审 | 曾顺秋

来源 | 东凤镇民乐社区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