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最新部署!6个“大抓”促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丨中山“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

发布时间:2024-06-05 来源:中山+

6月5日,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召开。会议总结过去一年“三农”和“百千万工程”工作进展,系统部署今年重点工作,加快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6月5日,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召开。 记者  夏升权 摄

会议指出,2024年是我市“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的关键一年,也是奋力建设城乡均衡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城市的攻坚之年。结合2024年省“百千万工程”工作任务,深入实施“13388”强镇兴村富民行动,锚定“经济强、城乡美、社会治,奋力实现城乡协调共同富裕”目标,中山起草形成《2024年中山市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

《工作要点》包含7大部分,共44项任务。立足“抓手”,《工作要点》提出要大抓镇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城镇提能升级、和美乡村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社会力量参与6个“大抓”。立足“怎么抓”,提出强化党建引领、典型引入、考核监督、宣传引导等4项举措,要求压实各级党委政府责任,加快培育一批典型镇、村,集中资源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其中——

“大抓镇域产业发展”明确9项任务,提出完成“工改”整备土地不少于1.7万亩,推动不少于60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力争新增670家规上企业实行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十大主题产业园区,推动产业集群“十大舰队”发展,培育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美居产业等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推动农业产业、农文旅产业提质升值,壮大食品、工业、文化、镇域商业服务功能,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

南头镇智能家电制造业创新中心是由公有资产“工改”而来的项目,目前项目二期主体已封顶。 (资料图片) 记者 文波 摄

“大抓城镇提能升级”明确4项任务,提出推动不少于50个老旧小区改造开工,新建污水管网800公里,全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提升至每日220万吨以上,完成22个行政村(涉农社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至90%以上。在2024年底之前,实现村居雨污分流比率不低于90%,住宅小区不低于95%,城市面源工业厂区公共建筑的雨污分流要实现100%。要深入开展“千企万民齐种树”“万棵榕树进乡村”“万棵桑树进田园”“十万果树进乡村进农家”等绿美行动,高标准打造古神公路等4段跨镇街道路和34个高速公路出入口。

大涌镇南文社区运升塘截污工程大幅提升乡村“颜值气质”。  (资料图片)   记者 文波 摄

“大抓和美乡村建设”明确6项任务,其中深入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推动行政村“三线”整治覆盖率达93%,加快推进两大乡村振兴示范带提质升级,打造不少于10个农房风貌提升示范区,因地制宜成立强村公司,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00万元以下的涉农村,力争年内减少30%以上。实施“侨房新韵”工程,全面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民众街道接源村海口新村下街新风貌。 (资料图片) 记者 余兆宇 摄

“大抓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明确6项任务,提出健全城乡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城乡教育医疗服务优质均衡,优化“一老一小”综合服务,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大抓体制机制改革”明确10项任务,提出深化扩权强镇、强镇扩权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护运行机制,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发展路径,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激活金融、土地、人才要素,推动数据要素赋能应用。

“大抓社会力量参与”明确6项任务,提出深入实施市域内帮扶工作,推动企业深度参与镇村建设,开展“自己家园自己建自己管自己美”行动,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百千万工程”。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黄廉捷   三审 吴森林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