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芙初级中学校长吴勇明:为人生蓄力,让梦想开花

发布时间:2023-09-05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春耕夏耘,栉风沐雨,我们又相聚在美丽的校园,迎来了一个新的学年。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支部、行政班子向新老师、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向全体师生致以新学年最美好的祝愿,祝全校教职员工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全校同学全面发展、不断进步!

春风化雨桃李润,天道酬勤硕果丰。刚刚过去的一学年,是拼搏与收获同在,付出与回报并存的一学年。一年来的工作可以概括为:指标在稳步增长,形象在迅速提升,定位在日渐清晰,管理在不断强化,硬件在明显改善,人气在有效聚集。2023年初三中考再造辉煌,达到中山市二等奖标准;普通高中上线占比51.52%;中考565分以上有九(9)班夏奥缘、九(6)班梁乐怡两位同学,在优生培养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资近70万元进行了塑胶跑道改造;知行楼报告厅有高清LED;学生宿舍新装电话机;厚德楼和弘毅楼教室护眼灯改造,学校硬件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升级为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新的学期,我们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学期我们将积极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强管理、重服务、抓落实,坚持以人为本,外塑形象,内强素质。

为此,学校向老师们提出以下三点希望:

一是全校教职工要以“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担当,以满格的信心、满分的表现,攻坚克难走在前,凝心聚力争一流。

二是每位老师要树立品牌意识,每个人都要从学校要发展、要生存的高度,高标准,严要求,努力追求内在修养与外在形象的统一,爱护学校声誉,打造良好学校形象,为板芙中学持续发展奠基。

三是教师要以身作则,在学习行为与学习习惯上成为学生的典范,作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即“照亮”学生,又幸福了自己。这不仅需要老师的学识,更重要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所以,希望大家爱心待学生、热心待家长、尽心待事业、信心待自己,热爱生活、热爱工作。

为人生蓄力,让梦想开花。新的学年承载着新的梦想,孕育着新的希望,预示着新的收获,我们只有团结进取,奋力拼搏,勇于超越,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

为此,我对全体同学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细节决定成败,请注意细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具有普遍意义,它劝勉世人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好事要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防范,否则积少成多,也会坏了大事。所以,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不好的事小而去做。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足以毁身害人。这句话值得让同学们知道并铭记在心。

二是立志很容易,践诺尤困难,希望同学们能树立理想,并要坚持奋斗。古今中外,凡有大成就者必然又一颗持之以恒的心。《徐霞客游记》的诞生用了34年,《浮士德》的创作用了60年。这些惊人的数字,为我们证明了一个铁的事实:要想干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拥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请大家坚信,只要我们长久地坚持下去,再难的事也会“滴水穿石”,再长的路也会“跬步千里”,再远的梦也会“触手可及”。

三是培养好习惯,打下好基础。习惯是以个人思想品质的外在表现,良好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因素。培养优秀的习惯要从认知抓起,以体验为途径,用榜样来感召自己,使大家在认知和体验中习得,在反复训练中形成。重点抓好文明礼仪教育和学习习惯培养。并且要针对自己目前的学习现状和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学习中加以重视并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予以弥补。如语文学科中的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习惯的养成;数学学科中的思维习惯、思维品质的培养等等。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同学们,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成功的金钥匙常常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你们是板芙中学的希望,校园因你们而生机勃发,老师因你们而欣慰自豪。我衷心祝愿你们身心健康、学习进步,成为一名志存高远,品德高尚、谈吐风雅、水平高超的优秀学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改初衷,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矢志不渝。成功与胜利,永远属于那些具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的人。

最后,祝老师们工作顺利、家庭幸福!祝同学们学习进步,成就梦想!

谢谢大家!


编辑   沙玉兰  二审  张鹏   三审  陈浩勤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