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团圆叙情怀,中山市第十八届中秋文化研讨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3-09-22 来源:中山+

中秋节将至,中秋文化成为热门话题。9月20日,中山市第十八届中秋文化研讨会在位于火炬开发区的咀香园健康食品(中山)有限公司举行。研讨会上,民俗文化研究专家吴竞龙,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艺术中心主任朱东黎,咀香园董事、首席技术官张延杰,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员陈默等围绕中秋文化与产业发展畅所欲言。

吴竞龙认为,作为中秋节的主打产品,中秋月饼浓缩了很多情感、情怀。吃月饼吃的是文化,作为食品的月饼,要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并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和不同年龄群体要求,才会更具生命力。

中秋文化研讨会。受访者供图

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结合往往会碰撞新的火花。朱东黎说,月饼是中秋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但传统的中秋月饼是如何做出来的,年轻人不一定知道,为更好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和营造节日气氛,可以将打饼的过程通过艺术创新,以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陈默说,中秋月饼的外包装盒是传播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要在包装方面多下功夫,多些中秋文化元素。

每年的中秋节在乡村有着浓厚的过节氛围。如何将传统的中秋文化与农民丰收节、乡村振兴、“百县千镇万村工程”等结合起来,也是研讨会上关注的话题。

据了解,作为一个食品行业自发倡导的中秋文化研讨会已成功举办了18届,这体现了中山食品企业弘扬传统文化的担当,以及火炬开发区对企业文化的重视。18届的研讨会上碰撞出许多创意火花,对传承与创新中秋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当天的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建议,下一届中秋文化研讨会可以走出企业,前往我市的高校、乡村等地去举办,以吸引更广的人群来参与研讨,特别是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共同关注中华传统文化。


编辑 谭华健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陈浩勤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