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之初,伶仃洋畔的中山,轰轰烈烈完成了一次跨越——一支“工业舰队”横空出世,在海阔潮平中迅速航行,开启中山工业化进程,奠定中山“工业立市”腾飞的基础。
当年这支“舰队”企业群是怎样生长起来的?在岐江边上,原石岐玻璃总厂(下简称“玻璃厂”),仍留下了少量遗址,两座烟囱依然抢眼。当年这里生产的菊花牌玻璃马赛克,连同威力洗衣机等其他“中山货”,产销量曾居全国之首。
站在这座遗址前,18岁就入厂工作的伦鉴(改制前担任中山市玻璃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总结道:“改革开放之初,中山还是个农业县,能一下发展这么多工业,是因为敢为人先。”例如,当年玻璃厂试着试着,就有了第一条自主研发的马赛克生产线。
敢于试水
中山玻璃马赛克成全国之最
玻璃厂1958年成立,有职工70多人,前身是由3家私营作坊合营而成的大新玻璃厂。改革开放后,玻璃厂主要通过自身裂变,成长为市属工业集团骨干企业。“以前只生产玻璃、水杯等几个产品,有几个车间,所以叫厂;后来产品多了,车间装不下了,就成立了分厂,再后来下辖企业多了,就有了石岐玻璃总厂的说法。”伦鉴向我们娓娓道来。
从现在仅剩的车间,我们仍可窥见玻璃厂在发展高峰时的“威水”。车间建设约有10米高,20米的跨度,带一整面的落地玻璃窗,白天采光充足。玻璃窗分为两层,底下一层镶嵌着带压花的“雪花”玻璃,上面一层是四层的大百叶玻璃窗,玻璃是自家出产的产品,使用至今仍然完好。
作为在玻璃厂工作了一辈子的老员工,伦鉴“看到”的,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的场景。他指着车间尽头说道:“这里(原先)是15号生产线,锅炉在那头,靠岐江边,原料运到岐江边上,拉上来送到炉口,一路生产过来。”高峰时,工厂“一天的产量,估算下来,做一个国际酒店的外立面绰绰有余。”他心算了一会说。
那会,锅炉的温度是炙热的,哪怕是春节,仍在加班生产。1980年,该厂在国内率先生产玻璃马赛克,形成了“菊花牌”彩色玻璃马赛克及玻璃锦砖系列,并能特制多种艺术图案壁画。生产水杯等民用玻璃产品的玻璃厂,为何会跨向生产建筑材料马赛克?现在看来,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在农业县,一家玻璃小厂很难获得投资,自力更生尤为重要,一边积累技术、一边赚钱,滚动投入发展,成为小厂的“活法”,在研发新产品方面,他们相比大企业更为灵活,胆子更大。如20世纪60年代中期,生产整块的小玻璃还很困难,农村屋子的窗户大都没有玻璃,该厂就用垂直引上工艺投产压花平板玻璃。
中山这样一个农业县的小厂能够自己开发玻璃,引起了国家建材局的注意,就把开发小型平拉法生产线任务交给中山,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国家玻璃设计院指导下,这家小厂建成小型平拉法生产线,填补了我国这项技术空白。研制成功后,全国各地许多玻璃厂都到中山来学习工艺;玻璃厂也派人到全国各工厂指导。回到玻璃马赛克的生产,“敢想,还敢去试”也是玻璃马赛克能够最终实现的关键。
改革开放为国人打开了面向世界的窗口,一种叫马赛克的玻璃新型建筑材料被带进了中山。1979年,正在兴建的华侨大厦,使用了一种新的外墙材料,新潮而少见,引起了同样在玻璃厂工作的肖华昌的注意。“他年纪比我大一些,一直研究玻璃的色彩,所以一下子就被它吸引住了。因为我俩都担任过生产科和技术科科长,所以他第一时间就到家里找我商量探讨。”伦鉴回忆道。当年还有出口公司受香港外商委托,拿着马赛克产品来厂里问询能否生产。这让两人觉得,要好好研究研究。
经厂领导安排,两人组成研发小组,开始间歇性小型试验。通过半年研发和反复试验,终于生产出第一批样品。小试成功后,厂里又支持他们组建技术骨干团队继续攻关,专门研发能够批量生产的生产线。到1983年1月,第一条自行研制的生产线生产的产品正式下线。
这一试,就为企业发展开拓一片蓝海。第一条马赛克生产线产品下线后,产品供不应求;市场的反应之好超出意料,玻璃厂又立刻投入人力技术研制新的生产线。1984年,又有3条新的生产线正式启用,第一代单面切玻璃马赛克产品由此大批量推向市场。
1983年底中山撤县建市,1984年,国际酒店开工建设。此时,玻璃总厂的马赛克因为质量与进口产品不相上下,价格还比进口便宜不少,经过市政府与经委协调,成为了国际酒店的供货商。1986年,国际酒店全面建成,受到全城瞩目,成为了马赛克产品的“样板楼”。1986年开始,工厂每年举办订货会,订货会持续三四天,每次都吸引国内外客商四五千人到场,场面异常火爆。
1986年6月,玻璃厂与中山玻璃工业公司合并。同年,该厂贷款100万美元,引进一条意大利生产线,解决了产品容易脱落的难题。借鉴进口生产线的优势,结合自主研发生产线的长处,该厂继续研制自己的生产线,不断技改。如,1991年,工厂技术人才自主研发机械加料系统,为马赛克生产带来了革命性进步,品质得到很大提高。到1998年,生产线达到18条,除第9条为引进外,其余全部是自行研发。
伦鉴后来担任副厂长,最后担任集团的总经理。在他印象中,厂里经常接待全国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宾客。但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人的环保意识的提高,生产玻璃马赛克产品带来的污染问题,也为工厂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
春江水暖
一座座现代化工厂崛起
当年这样一路高歌前行的市属工业企业,不只有玻璃厂。在改革开放最初10年,中山一支“工业舰队”迅速长成。
1989年,《南方日报》的记者来到中山的城区石岐,就被一座座颇具规模、设备现代化的工厂吸引住了。这些工厂生产出来的“威力牌”洗衣机、“菊花牌”玻璃马赛克、“铁城牌”水磨石、“千叶牌”风扇等“中山货”,享誉全国,畅销世界;洗衣机、玻璃马赛克、咀香园薄饼、水磨石、罐装气雾剂系列产品的产量,均居全国同类产品的首位。他写道:“人们惊讶地发现,中山市已经从昔日农业县发展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工业城市。”
对于中山这支“工业舰队”,有的称“十大舰队”,也有的称“中山舰队”。在1989年《从“农业县”到“工业城”》报道中,记者写道:“近年来,中山市更致力于引导、扶持市属骨干企业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以增强市属骨干企业的力量。他们以企业自身裂变扩大或将同类型企业组合的方式,组建了包装印刷、咀香园食品、钢管、粤中船舶、千叶家电、威力洗衣机、建材、玻璃、电子、精细化工共10个大型集团工业公司,形成了一批具有行业特点、有竞争优势和适应市场需求的生产群体。”1992年,《“中山舰队”乘长风破万里浪》又提到:“该市现有12个企业集团,联结了市属38%的工业企业,实现产值和税利都占市属工业总产值和税利的一半以上。企业集团已成为该市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这支工业“舰队”中,中山洗衣机厂更是“明星”中的“明星”。1980年,该厂从农机修配转产家用单桶洗衣机并更名。1990年,中山洗衣机厂跻身首批国家一级企业,成为全省的唯一,也是全国洗衣机生产企业中的唯一。那时,“威力”洗衣机不仅享誉全国,年总产值已超5亿元。“一流的思想、一流的队伍、一流的管理”当年《南方日报》围绕三个关键词,写下中山洗衣机厂见闻3篇。如今翻阅,能够从中看出这家企业当年人的胆魄,以及一种现代市场意识、管理意识的萌发。“用户是我们企业的第一主人”“人人都有紧张感,人人都搏到尽”“一丝不苟,奖罚分明”。细读许多报道威力的文章,许多经验至今仍未过时,当年更堪称先进。如1983年,市郊柏山黄土上建成威力洗衣机厂,实现当年施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而且在投产第一年就收回全部的投资。队伍管理上,每个人在企业中的价值和地位,都是以自己的劳动成果来体现。生产管理上,向国际一流水准看齐,从原料到产品到物流,已使用了许多精益生产的方法。
“中山舰队”的形成,是“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共同作用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初,中山公有制企业纷纷打破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束缚,开始实行租赁、承包经营的各种类型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积极性,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迅速提高,用市场救活了“死火”企业。在此基础上,中山市委、市政府解放思想,勇于改革,从本市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发展和完善工业企业集团,促使市属经济向规模经济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时有三种不同类型的企业集团,一种是以骨干企业自我裂变延伸,形成企业集团的核心层和紧密层;一种以骨干企业为主体,兼并、控股和组建合资企业等方式,形成企业集团的紧密层或半紧密层,威力集团工业公司和玻璃工业集团公司均属这类;一种以骨干企业为主体,以产品、商标、企业信誉和企业实力等产权为龙头,联合同行业的若干企业为集团的松散层。1987-1992年,中山市委、市政府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几乎每年都联合发出一个政策性文件,旨在鼓励和保护经营者、生产者的积极性,搞活和发展市属工业。
1992年,时任中山市委书记谢明仁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介绍道,中山市属10多个企业集团已经形成了市场优势、技术优势、资金优势和人才优势。
百舸争流
工业舰队步履日益沉重
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这股浩荡东风,从沿海吹向了内陆,经济的发展从沿海“一枝独秀”到全国“百花齐放”。国内市场百舸争流,群雄争霸,“中山舰队”的发展模式,也驶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20世纪90年代初曾是“销售顶流”的中山货,到了90年代中后期,已不再有往日的风光。彼时,中山乡镇工业与原来实力雄厚的市属企业并驾齐驱,各占半壁江山。《中山货,反弹琵琶出家门》《“千叶”翱翔国际空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1996年8月,《羊城晚报》先后刊登了三篇报道,恰好反映了当时中山工业集团面临的困境和突围的情景。
《中山货,反弹琵琶出家门》的报道写道:“数字显示,中山工业产品的销售率明显下降。中山企业不得不主动放弃过去那种靠借贷投入,并在原基础上一味扩大规模的发展模式,转而积极尝试一种以资本投入、异地办厂、低成本扩张的发展模式,寻求新一轮的跃进。”美怡乐转变思路,在武汉与葛洲坝冷冻食品公司合资创办了年产7000吨的美怡乐分厂,开拓更远的北方市场,年销售额可增加6000多万元,而成本比在中山生产降低8-10个百分点。创汇大户“千叶”为扩大出口,在香港开办了千叶电器工业有限公司,还在印尼雅加达合资开办了一间年产20万台电风扇的装配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则透露出这样的信息:实行兼并重组的市属工业集团,得尽快消化掉劣势,使优势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不能被劣势拖垮。
玻璃厂在后来的兼并重组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一方面,周边城郊向着城市化发展,玻璃厂的污染问题要解决,除了搬迁,别无选择。另一方面兼并重组,带来人员和债务等诸多历史包袱问题。
一场改革的到来,改变了一切。1998年5月8日,中山市委第九届七次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经济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的决定》,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公有企业、社会保障制度和政府机构改革为重点的新一轮改革,并明确决定用3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1999年1月1日,咀香园所有公有股权全部转让,彻底完成改制,成为民营企业。这场以国有企业改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时跨三年,有数百家企业根据不同实际情况进行了改制改革。
至此,再无市属“中山舰队”。但在破釜沉舟的改革中,另一种新的市场力量正在生长勃发……
【策划】记者 吴森林
往期回顾↓↓
穿越深中通道①|台山初罢雾 岐海正分流!伶仃洋及香山全域沧海桑田的地理变迁
编辑 汪佳 二审 朱晖 三审 向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