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新生代 逐浪展风采③ | 卢楚琪:90后“海归”回乡务农 让更多人吃上放心菜

发布时间:2023-11-08 来源:中山+
 

南朗街道合里村华农水培蔬菜基地内,卢楚琪走进大棚查看水培蔬菜,温暖的秋阳透过棚顶的防虫网沐浴着棚内的蔬菜,芥兰、白菜、菜心、小白菜等生机勃勃,长势喜人。2013年,90后卢楚琪从美国波士顿大学毕业后,本着让更多人吃上放心菜的初心,她回到中山,跟随学农的父亲一起创建广东华农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农农业”),种植、推广水培农作物。如今,卢楚琪身为华农农业副总经理,已在科技务农的道路上耕耘多年。

卢楚琪(陶德羽 摄)

“十年前,水培蔬菜还是个新鲜事物,市场认可度不高,我们起步艰难。”卢楚琪说,水培种植规避了土壤重金属污染、酸雨等环境污染问题,可以种出更健康、无公害的蔬菜。当时,她在担任公司管理职务之余,还身兼市场推广、公关、销售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逐渐将水培蔬菜的优势理念宣传出去。与此同时,中山市委、市政府给予了他们有力的支持,在建设育苗工厂、大棚等方面向他们发放了农业补贴。政企同心,形成合力,推动了华农农业稳健发展。如今,华农农业的水培蔬菜立体种植基地从1个拓展至10多个,分布在中山、珠海、肇庆、河源、广西阳朔等多地。他们开拓出稳定的销售渠道,除了在中山、珠海等地拥有直营店,还将水培蔬菜供应至港澳的吉之岛、惠康等大型超市。

位于南朗街道的华农水培蔬菜基地(陶德羽 摄)

“我们坚持科技务农,希望让更多人吃上放心菜,让更多农民依靠科技种植的力量增产增收。”卢楚琪说,父亲带领他们探索出立体化合理种植的模式,依据农作物习性规划出三层种植结构,由上而下分别种植水培蔬菜、石斛、名贵药材金线莲。基地采用的“客家围屋”大棚,也由他们自主研发设计,通风透气,为农作物生长营造了自然的生长环境,又成功隔绝了蚊虫的入侵。他们还利用余菜研发制作环保酵素,用于蔬菜防病防虫、养鸡、制作农肥,打造低碳良性循环的现代农业新体系。随着智慧农业的兴起,他们又积极推动基地自动化、智慧化发展,全面实现自动化灌溉,并且自主研发了无人喷水车、无人运输车,大幅减少人力,提高生产效率。

基地员工在收运水培蔬菜(陶德羽 摄)

在科技兴农的路上,华农农业趟出了一条新路子,先后被评为中山市科技示范户、广东省菜篮子基地、中山市农村电商基层示范站等。卢楚琪派出技术指导员对外输出自家的成功经验,参与“精准扶贫”公益项目,指导肇庆的农户种植水果玉米,到广西桂平传授水培蔬菜种植技术。

从“90后海归”到“新农人”,卢楚琪扎根田园,快乐耕耘。10月17日,共青团中央、国家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入围人选公示”,她名列其中。卢楚琪说,这一路走来,她倍感幸运,不光有家人的相互扶持,更有中山市委、市政府帮助她成长成才,曾多次送她参与农业培训学习,今年就参加了广东省2023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训“头雁”项目,获益良多。在中山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职能部门、村(居)、企业正致力于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对于企业的未来,卢楚琪充满信心。


【策划:陈伟波】
【统筹:胡    栩】
【视频制作:中山影像】
编辑 陈吉春  二审 陈伟波  三审 赖友生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