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眼中的中山书展:有友谊,也有收获,更有情怀……

发布时间:2024-08-19 来源:中山+

8月16日,2024年中山书展在中山博览中心主会场开幕。截至19日,主会场累计总入馆人数超9.4万人次,实现图书类销售超320万码洋,总销售额超380万元。

人们怀着不同的向往,纷纷涌向书展的现场,它不仅仅是一个文化展示的平台,更是中山人心灵的栖息地之一。每一个在书展上的瞬间,每一次与书籍的邂逅,每一场文化的交流,都化作了中山人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下面,请跟随记者一同了解部分读者关于中山书展的独家记忆。

一老一小两位市民在看书。记者 缪晓剑 摄

一段始于讲座的友谊

今年书展的讲座上,一对好朋友的身影频频出现——中山历史文化深度爱好者钟健和尚智海,两人决心听完书展期间所有的历史文化讲座。对他们来说,书展,既是知识盛宴,也是友谊桥梁。

两人的友谊缘于一场书展讲座。去年8月,在历史学博士、教授胡波的讲座《情感艺术人生分享会》上,钟健与网友尚智海终于见面,一聊,非常投机。于是,一年后的书展,他们相约再一起听讲座。

《深中通道》主创分享会、《“香山文脉”丛书·萧友梅评传》新书分享交流会、“聆听伶仃洋——中山历史文化与文学创作的思考 ”主题分享会、“一个村庄里的客家人精神 ”主题分享会……每一场,两人都并肩而坐,耐心听讲,在有读者提问机会时,总能看到他们高举的手。

“讲座结束后,我会整理出笔记,以供自己反复学习。”钟健分享说,他从讲座中受益匪浅。作为中山日报“淼懂深中”工作室的忠实粉丝,在《深中通道》主创分享会上,见到工作室主持人、记者何淼的钟健激动不已。“之前我为了记录深中通道的故事,就参考了何淼老师的一些采访文章。今天有幸听到何淼老师的讲话,我非常开心。”

与钟健一样,尚智海也对讲座格外认真,每一场讲座之后,谈起自己的收获,他都滔滔不绝。“我觉得讲座起到一个引导作用,能激发我们去阅读的冲动。书展也像一个风向标,引导广大市民朋友去阅读更多书籍,培养终身阅读的习惯。”

古旧书里觅新知

对退休记者张愈升来说,书展最吸引他的,便是藏书(旧书)展区。

开展首日的早上,张愈升特意从珠海过来,在藏书(旧书)展区徘徊良久,时而驻足凝视,时而俯身翻阅,耐心且细致地寻觅心仪书籍。

时至中午,他的手中已经攒下了《林语堂自传》《鲁迅家书》《李可染论艺术》等多本佳作。“我偏爱人物传记、小品文,之所以喜欢淘旧书,是因为我们这个年龄段对过去的表达还是有感情的,而且旧书耐读、有艺术性。”出于对六七十年代的记忆,张愈升对旧书情有独钟。他说,淘到心仪的书,是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淘书,在中山市民陈叔眼中,也是书展具有的最大吸引力。

8年来,每当书展来临,陈叔都迫不及待。“我很喜欢文学、历史类的书籍,古旧的书独具特色,每次淘到宝藏书籍,我都相当满意。”见到陈叔时,他正在旧书摊上仔细寻觅,手上已拿着数本纸张泛黄的书。“像这本书,用的是繁体字、竖版排版,内容丰富,能淘到它已经是我今天的最大收获了。”陈叔笑意盈盈地说。

市民在藏书(旧书)展区慢慢淘书。 记者 缪晓剑 摄

收获童年的宝贵启蒙

回忆书展故事,中山市民赵先生最先想到的是小学时买的全日文绘画教学书。

小朋友在书展看书。记者 缪晓剑 摄

那本书是他第一次去书展时妈妈给买的,当时,妈妈说想带他去书展看看,培养他爱阅读的习惯。看着妈妈兴致勃勃的样子,赵先生也开心地出发了。由于彼时年纪尚小,他回忆不起太多细节,只记得书很多,人也很多。

“我妈不停地拿着书问我这本喜不喜欢、那本喜不喜欢,我都拒绝了,到最后只买了一本自己选的全日文绘画教学。”

那个时候,这类书属于小众读物,妈妈虽然看不懂,但还是给他买下了。“这是当时的我觉得最有意思也想要的一本书,我甚至觉得有了这本书,下一个画出火影忍者的就是我。”后来,赵先生经常翻看这本书,兴致勃勃地照着书本学习绘画,“后来,我没有专门学习或从事绘画相关工作,但绘画至今仍然是我最大的爱好。”现在,这本书已经遗失,但作为赵先生的绘画启蒙读物,给他留下了无数美好的回忆,甚至深刻影响了小时候的他。

长大后,赵先生再去书展,主要是冲着新书或者是收藏版的书。“如果有机会参与签售,获得作者签名,会很有意义与收藏价值。”


编辑 汪佳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林志强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