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攻坚三周年丨中山五桂山沙爷河:生态“好水”激活乡村经济“活水”

发布时间:2024-10-26 来源:中山+

水污染治理是中山“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大盘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一子,是没有退路、必须打赢的攻坚战。自2021年10月26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将“中山内河涌污染问题”作为典型案例通报以来,全市上下日夜兼程、拼搏奋斗,通过治水这场万人攻坚的“战役”,重塑了一座城市的“精气神”,以“刀刃向内”的改革,实现从“治水”到“智水”到“共治”的转变,闯出了一条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新路。10月24日,记者走访中山多个“治水”点位,以所见所闻以及人民群众的真实反馈检验三年治水成效。


10月24日,行至五桂山桂南村沙爷河旁,映入眼帘的是溪水潺潺、绿树成荫。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水面上,仿佛大自然的点点星光。坐在岸边,听着汩汩的流水声,宁静与美好在这一刻变得具象化。

从小居住在桂南村的小谷说,父辈们小时候常常在沙爷河里嬉戏打闹,但是随着生活污水的排放,水质越来越差,他们也很少再过来。如今经过整治,沙爷河又恢复了过去的模样,她和家里人经常会过来散步,每逢周末,还有不少亲子家庭来此戏水、野餐。

位于五桂山街道桂南村的沙爷河治理后水质改善,周边环境也得到提升。记者 缪晓剑 摄

据了解,桂南村沙爷河全长3公里,曾因居民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导致水质为劣V类。2021年初,沙爷河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启动,新建截污管道172米,有效截留了直排河涌的居民生活污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于2023年底全面完工,流域内旗溪村、田心村等5个村共完成污水支管8.3km。水质监测结果显示,整治后的沙爷村水质已稳定达到III类水质以上。

五桂山街道水务事务中心主任张子浩介绍,近年来,五桂山街道结合沙爷河治水成效,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大力推动沙爷河所在桂南村生态农业、自然教育、民宿餐饮、文化艺术等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桂南村成功入选广东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整治后的沙爷村水质清澈。记者 缪晓剑 摄

优美的生态环境还聚集了旗溪香草生活农场、木子百草园、跃骏云步骑仕会、棋乐香草朴门花园等18个农文旅创业项目,为桂南村带来了人气、名气与财气。喜乡田研学基地也在去年正式落户桂南村,基地老师刘绮霞说,根据沙爷河的治水故事,该基地还开发了水资源保护的科普课程,让孩子们了解治水的不易,主动保护家乡的水环境。

如今,沙爷河和桂南村已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每逢节假日游人如织,河边公园绿地还会不定期开展创业集市、金色大地音乐会、香草生活节等活动,村民可以在河边摆摊创收,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沙爷河不仅为教育和生态赋能,更以一汪生态“好水”激活了一池经济“活水”。“接下来,我们计划以水系为纽带,对沙爷河两岸环境进一步提升改造,打造亲水乐水空间,通过碧道建设串联重要生态、景观节点,将优质农文旅资源串珠成链,进一步写好‘水文章’,做活‘水经济’。”张子浩说。


编辑 侯海影  二审 朱晖  三审 陈慧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