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点赞中山迎春活动:“看到‘福’字就会想起中山!”

发布时间:2025-01-18 来源:中山+

1月18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中山报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桥’见新中山 品味香山年”——“请到中山过大年”系列活动举办的第二天,依然有不少市民游客早早来到石岐街道兴中广场排队,期待领取书法家们挥毫的春联。

“‘桥’见新中山 品味香山年”——“请到中山过大年”系列活动举办的第二天,依然有不少市民游客早早到现场领取春联。记者 缪晓剑 摄

活动现场,深圳、中山两地书法家饱蘸浓墨,为市民游客写下喜庆的新春祝福。“送春联是最接地气的活动,也是我们书法家对市民的一种祝福。这样的活动已经坚持了30多年。”中山市书法家协会主席骆培华说,今年的活动地点选在孙文西路步行街地标附近,人流量较大的兴中广场,还邀请了深圳的书法家前来“助阵”,“随着深中通道通车,我们两地的文化交流也多了起来,多组织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既能吸引游客,还有利于文化‘请进来、走出去’。”

得知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深圳市南山区书协副主席谢松涛前来书写春联,市民李先生带着家人一起来到活动现场,他说:“贴春联是春节传统文化,就应该多举办这样的活动,不管是艺术家还是群众,大家联动起来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市民游客在现场拍照打卡。记者 缪晓剑 摄

“中山人民都很热情!20多年前我曾经在中山待过,今天再次来到这里,为大家书写春联,非常开心。”谢松涛认为,深中通道通车后,两地在时间、空间上都更加接近,希望日后可以多举办类似的活动,以文化为媒,不断加强两地的交流,让深圳、中山实现多方面联通。

现场还设置了多个新春创意打卡装置和非遗手作互动体验区,市民游客可以在领取春联之余,感受更多不同的年味。

市民龙女士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朋友的打卡照片后,特意带孩子前来体验非遗手工制作。“近几年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很到位,孩子特别喜欢传统文化,对节日和习俗也特别感兴趣,像这种写春联、做灯笼,有机会都会尝试一下。”

市民游客在活动现场体验非遗文化手工制作。本报记者 缪晓剑 摄

来自广州的游客黄小姐正举起刚领到的“福”字拍照打卡,她说趁着周末来中山逛逛,没想到偶遇了一场迎春活动,“这样的活动很有过年气氛,这个‘福’就是这趟旅程的纪念品,以后看到它,我都会想起中山。”

在新年“福盒”装置前拍照留念的深圳游客陈女士同样收获满满,她告诉记者:“现场的书法老师很多,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写春联,还领到了具有中山特色、非遗元素的冰箱贴,通过活动对中山又有了新的认识。”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吴森林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