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全国人大代表,也是广东省政协委员,此前还担任过5年的中山市政协委员……丰富的履职经验,使得中山籍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林至颖,在推动地方发展、建言献策方面展现出独特的洞察力和实践智慧。近年来,他一直十分关心如何发挥香港优势,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今年两会期间,他同样带来了多项关于深化香港与内地合作的建议,助力香港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打通回乡证
与居住证“信息壁垒”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不断深化,港澳居民在内地生活和工作的比例逐渐上升。在调研过程中,林至颖了解到,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通过实习、创业等方式深入内地,寻找发展机遇。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包括政务服务、生活出行、娱乐购物等在内的多项事务都能在线完成。但林至颖发现,港澳居民在享受这些便捷服务时,却因回乡证与居住证的身份信息系统无法互联互通,导致在办理政务、享受公共服务等方面遇到诸多不便。
林至颖表示,回乡证与居住证的推出及功能拓展,旨在为港澳居民提供便捷的政务办理、公共服务及生活工作支持。但随着时间推移,两者的功能定位逐渐趋于相似,除回乡证作为出入境证件的基础未发生变化外,其他便利化功能并无明显区别。
对此,林至颖认为,政府应尽快打通回乡证与居住证的信息系统,实现两者的数据互联。通过整合信息平台,港澳居民可以在内地更加顺畅地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享受包括社保、银行账户、医疗等公共服务。此外,打通信息系统还将减少港澳居民办理事务的时间成本和烦琐手续,以进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的就业和创业。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港澳居民在内地生活的场景日益增多,如何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内地生活,享受国家发展的红利,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林至颖表示,打通回乡证和居住证的信息系统,不仅能为港澳居民提供便利,更是促进大湾区更深层次融合的关键一步。
打造中山香港
科技创新生态链
虽然出生在香港,但祖籍中山大涌镇,过去的十多年里,林至颖一直积极参与香港与中山之间的青年交流以及中山在香港的社团工作,致力于帮助更多中山青年通过香港走向国际。
他欣喜地看到,中山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工改”之后,为产业腾挪出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最近几年也在积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在高端制造领域、新能源领域、科技创新领域,甚至是金融领域,都有显著的突破和进展。
虽然今年关注的话题没有直接提到中山,但他心中始终牵挂着中山的发展变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我对这点十分关注。”林至颖透露,多年来他一直在思考,香港与中山之间,在科技创新领域应该如何展开深度合作,提升两地的创新能力,形成科技创新的带动作用,从而辐射到大湾区其他城市,打造独特的科技创新生态链,为两地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助力。
报告同时提到,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深化国际交往合作,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林至颖认为,在深化国际交往合作方面,香港应充分发挥其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以及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优势,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平台。香港也可以与中山合作,因为孙中山文化在国际具有一定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中山本身也是一座人文底蕴深厚的城市,如何更好地借助香港的国际影响力,推动孙中山文化走向世界,将成为提升两地软实力和国际形象的有效途径。
“其实中山与香港的合作一直比较紧密,中山不少企业在香港上市,香港也是中山投资的重要来源地。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以及深中通道、新客运口岸、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双方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交流也变得更加频繁。”林至颖期待,中山与香港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共同为大湾区的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贡献更多力量,也为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