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通道丨何汉文:发挥中山优势,对接香港需求,大力培育银发经济

发布时间:2025-03-26 来源:中山+

如今,越来越多港澳长者选择回到大湾区进行消费,购买养老用品和服务,形成了旺盛的市场需求。对此,3月26日上午,市政协常委、香港第六届选举委员会委员何汉文在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委员通道”上提出,中山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精准对接香港养老需求,大力培育银发经济。

何汉文。记者 余兆宇 摄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银发经济迎来爆发期。2024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2024年1号文件《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将在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规划布局约10个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区。

▲来源:中山广播电视台

何汉文表示,中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城市,拥有较完备的产业链、突出的区位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具有打造大湾区银发经济发展高地的坚实基础。

“中山可以借鉴深港‘前海模式’,与香港特区政府、养老企业及研发团队合作,打造国际银发经济产业园区。”何汉文建议,通过构建“香港研发+中山制造”的产业协同模式,结合港澳在老年用品科技创新、养老金融创新、国际化服务标准等方面的优势,以及中山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重点发展养老用品制造。

同时,积极承接香港特区政府项目,争取香港养老企业及研发团队的新科技、新产品在中山落地转化及应用推广。通过香港展会和电商渠道开拓国际市场,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湾区银发产业中心。

大湾区银发产业发展既要符合国内市场需求,也要对标国际认证体系。何汉文建议,中山可以重点围绕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适老化产品研发、智慧养老平台搭建等领域,积极参与制定“湾区银发产品认证标准”。通过标准引领,推动粤港澳银发产业在服务标准、质量认证、人才培训等方面实现一体化发展,培育养老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银发产业集群,推动中山银发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高质量发展。

在规划建设港澳跨境养老综合服务示范基地方面,何汉文建议,基地选址要邻近三甲医院,配套医保定点社区门诊,争取纳入“港澳药械通”政策试点,确保15分钟医疗覆盖;搭建老年人健康档案大湾区互通平台,开展常态化健康监测;支持养老机构加入香港“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试点“港籍院长+本地团队”管理模式打造集医疗护理、生活照料、文化娱乐、产业孵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社区。

同时,建设养老产业社区展示中心,优先引入智能养老设备和适老化改造技术,培育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推动养老产业创新发展。通过整合养老机构、医疗护理、康复器械、养老产品及服务专线等资源,实现产业发展与社会服务协同提升。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陈慧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