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一支市级青少年交响乐团并将其打造成中山市一张崭新的文化名片,为‘人文地标’添锦绣。”3月26日上午,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委员通道上,市政协委员、中山音乐家协会主席谌勇提出了成立中山市青少年交响乐团的建议。
谌勇认为,交响乐团是衡量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文化艺术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高水平的交响乐团可以与所在城市的发展同频共振。而青少年交响乐团更是一座城市文化艺术的未来,为城市文艺繁荣和文明赓续注入青春活力。
▲来源:中山广播电视台
当前,越来越多城市拥有自己的青少年交响乐团,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杭州、南宁、昆明、珠海等。“在中山,交响乐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每年在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上演的项目中,新年交响音乐会常常一票难求。成立一支市级青少年交响乐团势在必行!”谌勇说。
他还表示,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美育工作,成立交响乐团能为青少年提供更多展示平台,并把校园“五位一体”的艺术实践和展演平台延伸到校外,有助于提升城市美育水平和青少年综合素养,是素质教育成果的高端体现。同时,能带动创作具有本土风格特色的管弦乐作品,推动中山音乐文化取得新突破。
成立市级青少年交响乐团,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文化系统工程。具体该如何做?谌勇建议,由市教育体育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牵头成立行政、业务架构,市文化艺术中心提供排练场地,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交响乐团乐手选拔与招募考核,以及日常排练、交流、演出等具体业务。同时制定有关管理制度和方案,计划在3年内发展至60人双管编制交响乐团。
除聘请常任指挥外,还可以利用文化艺术中心现有剧场设施,邀请来中山演出的艺术家们以艺术顾问的形式,每年为乐团举办“大师排练课”,让乐团尽快达到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与比赛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