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委员通道上,市政协委员、中山日报社影像中心记者冷启迪就探索孙中山故里旅游区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景区提质升级展开发言。她提出,要推动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提质升级,让“流量”变“留量”,带动中山文旅经济发展。
▲来源:中山广播电视台
冷启迪表示,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是中山文旅的“金字招牌”,深中通道开通后,2024年7月份单月接待游客超过150万人次,7月21日更创下了接待游客9.7万人次的历年单日接待最高纪录。“泼天流量”带旺本地文旅,也带来了“幸福的烦恼”。无论是景区本身还是周边配套,均达到了接待能力的峰值。因此,她认为,着力推动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文旅发展,中山应从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旅游产品体系、完善基础设施与服务、强化智慧景区建设等4个方面入手,具体而言:
一是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翠亨新区(南朗街道)翠亨村涵盖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翠亨村、中山影视城、辛亥革命纪念公园和犁头尖山等五个核心景区。目前,孙中山故里旅游区管理涉及多个部门,现有管理体制下,景区运营主体市场活力不足,业态相对单一,旅游产品开发、营销推广缺乏创新与积极性,难以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她建议成立统一管理机构,设立孙中山故里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整合相关部门涉及景区管理的职能,赋予其规划、建设、运营、监管等综合权力,对景区实施统一管理。统一管理机构负责协调各方资源,制定并执行景区发展战略、政策及规划,提升决策与执行效率。同时要推进市场化运营,通过竞争方式选择战略合作伙伴,负责景区日常运营、旅游产品开发与营销推广。景区管理机构从直接运营中脱离,专注监管与服务,为运营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升景区运营效率与市场竞争力。
二是优化旅游产品体系。中山应当深入挖掘孙中山文化资源内涵,开发研学游产品,如“孙中山成长之路”主题研学课程,吸引学生群体,并打造沉浸式演艺项目,通过实景演出、多媒体互动等形式,展现孙中山先生革命事迹,提升游客体验,丰富旅游产品。
三是完善基础设施与服务。加大对景区交通、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投入。通过智慧停车系统,将旅游区附近近千个停车位等信息录入平台,游客可一键查询停车推荐。景区也通过整合周边停车位资源,制定景区停车指南,完善停车场设施;引进特色餐饮品牌,提升餐饮品质;建设特色民宿、配套酒店,丰富住宿选择,带动中山“夜经济”。
四是强化智慧景区建设。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智慧管理平台,实现对景区客流量、游客行为等实时监测与分析,为精准营销与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推出智能导览系统,为游客提供个性化导览服务;实现景区无线网络全覆盖,提升游玩便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