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声音丨严玲珍:应给特殊孩子提供更适合的成长支持

发布时间:2025-03-27 来源:中山+

3月27日上午,中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市文化艺术中心开幕。会议上,市人大代表严玲珍带来了《关于为特殊孩子提供更适合更好的成长支持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她指出,随着融合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读写障碍、情绪障碍、沟通困难等特殊学生进入普通班级进行学习,但当前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专业支持不足、资源配置失衡、家校协同薄弱等问题亟待系统性解决。

严玲珍。记者 文波 摄

严玲珍是南头镇民安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严玲珍在《建议》中提到,有些特殊孩子自我控制力差,情绪和行为失控,控制不住自己的冲动行为,对其他同学造成安全威胁。

针对特殊学生进入普通班级进行学习存在的系列问题,严玲珍从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第一,根据教育部全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情况监测系统及市残联的持证残疾儿童少年数据库等系统的数据,做好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适龄的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含孤独症谱系障碍)、多重残疾等特殊需要的儿童少年的入学需求排查工作,全面掌握特殊儿童少年基本情况、残疾类型、残疾等级、入学需求等情况。

第二,通过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普通学校特教班就读、特殊教育学校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做好特殊儿童少年入学安置工作,确保适龄特殊儿童少年接受更好的义务教育。

三,优先安排符合公办学校入学条件的特殊儿童少年到辖区内有特殊教育资源教室、融合教育工作基础较好的学校就读。

 第四,各镇街均要开设特殊教育班,并优先安排符合本镇街公办学校入学条件,且经市特殊儿童少年入学转学评估后安置意见为特校或特殊教育班就读的智力障碍类学生(含孤独症谱系及脑瘫等伴随力障碍的特殊学生)入读本镇街特殊教育班。


编辑 陈雪琴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陈慧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