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多得忙不赢!中山鑫光智能二期厂房计划明年投产
大年正月十一日上午,位于坦洲的鑫光智能产业园内一派繁忙景象。生产车间内,工人紧张地穿梭于工作台和设备之间,而厂房外,分类堆放着不同规格的设备产品,当日即将全部装车出厂。
从正月初七开工以来,广东鑫光智能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光智能”)快速进入赶货状态,上一年积压的订单产值已经累积到3亿元。两个多月前投产的一期厂房极大地缓解了产能不足。按照计划,鑫光智能二期厂房将在明年投产,预计年产值可达5亿元。
随着全国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浪潮的到来,位列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全市“年度单项冠军培育企业”之列的鑫光智能,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
新厂房超30000平方米,二期厂房明日动工
春节前后,鑫光智能总裁付明涛都非常繁忙。去年11月,历时一年多的施工,一座共8层、高50米、建筑面积超30000平方米的新厂房顺利竣工,这是鑫光智能产业园一期A栋大楼,当月底付明涛带领企业完成产业园新址搬迁。
鑫光智能产业园坐落于中山市产业平台(坦洲园),规划面积50亩,分为一、二、三期工程。一期厂房投产两个多月后,二期厂房动工仪式将在明日举行。据介绍,二期厂房预计明年完成竣工投产,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可贡献年产值预计约5亿元。三期工程也已经在筹划中,预计全部三期厂房投产后,鑫光智能未来产值将达到20亿元。
付明涛表示,在一期厂房投产前,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鑫光智能发展的最大压力就是产能不足,“我们2021年年初的月产能只有200(台)套左右,一期厂房投产后月产能才去到1000多(台)套。去年全年完成产值4亿元,积压3亿元到今年,所以正月初七正式开工后,全公司立即进入赶货状态。”
在车间,记者看到大批标记为安徽合肥一间大型家具企业的产品待出厂,付明涛介绍,这家企业定制了一条价值1.2亿元的智能化生产线,去年提交的订单,目前正在陆续出货中,现场看到的产品便是整条生产线的工业大脑——企业中台。
挖完头部家具企业,将向“腰部企业”拓展
如今,像这家企业一样来寻求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家具企业越来越多。记者在车间看到,鑫光智能最新研制成功一种裁纸机,可以根据家具板材量身定制包装盒,最多可同时支持六种不同规格板材的包装盒裁剪,极大地避免了纸张浪费。“一台机器100万元左右,可能客户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回本了。”付明涛介绍,鑫光智能做的事情就是围绕客户的共性工艺来寻找智能化解决方案,裁纸机是非常小的点,而已经运用成熟的套料软件和设备,可以帮助客户实现套料零差错,以错一块板的平均成本为1500元-2000元来计,他们为出货量大的客户一年挽回套料成本可以达到几百万元。
“鑫光智能的定位就是玩板专家。”付明涛将鑫光智能的产品应用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概括为“玩板”,目前最大的应用场景还是高定家具行业的板材生产上。鑫光智能作为系统供应商和设备生产商,瞄准家具制造全工艺,提供端到端的系统化解决方案。付明涛解释,“从客户的销售商下单开始,到生产过程中的原料智能立体仓库,到封边工艺中的自动上下料,到钻孔工艺中的数字化中控,到检测过程中的智能连线和智能检测,到分拣过程中的智能分拣,然后就是智能包装到成品,我们提供一条龙全智能化数字化解决。”
在鑫光智能展厅,记者看到一块模拟的液晶显示屏,显示整条生产链条的各种详细数据,用户可以随时查看生产进度,全程掌控生产情况和生产质量。付明涛介绍,正是智能化数字化生产系统和设备的高效、精确以及可视、可控,让鑫光智能已经服务了全国高定板材家具企业中几乎全部的头部厂家,这些企业占到行业产值中的九成,“欧派、全友、志邦、顾家,以及中山的上市企业顶固、皮阿诺等,都是我们的客户。2022年,鑫光智能将会往规上‘腰部企业’方面进行规模化拓展,‘腰部企业’虽然单个额度不算大,但数量多,总量多,我们会根据自身产能情况进行筛选服务。”
向装备制造和新能源行业进行“技术转移”
除了主力高定家具行业,鑫光智能还将产品应用拓展到新的装备制造和新能源等大行业,开拓了三一重工和忠旺集团等重量级客户。付明涛介绍,今年依然会根据市场走向和鑫光智能的产能情况,将家具板材生产系统进行“技术转移”,从而打入更多重点行业。
“既然是‘玩板专家’,当然就能玩各种材料的板,包括三一重工和忠旺的金属板,新能源企业的太阳能板,还有芯片封装中的检测。”付明涛介绍,鑫光智能做的事情从来都是寻找共性工艺,现在已经积累了板的共性,在技术转移中只需要再进行大概两成的转移研发和一成的企业研发就可以了,“也就是我常说的‘721’目标,七成为标准,两成是技术转移,一成为客户研发。”
随着全国智能化数字化转型需求已进入“深水区”,加之鑫光智能预备向高定家具“腰部企业”规模化拓展和向新行业进行技术转移,付明涛认为,2022年将会是鑫光智能跨越式发展的一年,服务企业规模和数量都将实现新的数量级。而一期厂房的投产和二期厂房的动工都为这种快速发展打下基础。同时,鑫光智能将从今年开始花三年的时间实现自身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改造,来迎接市场的数字化转型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