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家话”第十四期活动举行,探讨亲子与家校沟通的智慧

2024-09-13 中山+

家长与学校如何保持良好沟通?9月13日下午,家校协同育人研讨沙龙暨“中山家话”第十四期活动在中山市西区小学举行。活动以“共鸣·成长:亲子与家校沟通的智慧”为主题,对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进行深入探讨。教育专家、市家校共育研究中心负责人、西区街道教体事务中心德育专干、师生和家长代表等近200人参与活动。

亲子之间如何智慧沟通?
他们这样做

在探讨如何促进亲子沟通方面,西区小学心理教师彭霞以《我的家庭火锅》为题,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别开生面的心理公开课,通过案例分析、情境表演、问答互动等方式,向现场听众讲授了家庭交流中正确传递信息、实现高效沟通、有效化解矛盾的方法。她建议,亲子沟通中,要善于运用“我信息”来表达事实、感受和期望,而非指责性的“你信息”,以实现亲子间的换位思考与共情。“孩子不是完美的孩子,父母也不是完美的父母,只有相互包容理解,家才会充满温馨。”彭霞表示。

心理公开课。见习生 方馨娉 记者 杨健 摄

沙龙讨论环节,教育专家、教师和家长代表纷纷分享了亲子沟通的有效经验,为现场听众在线“支招”。西区小学年级主任黄菊香表示,平等的对话、适时的交流、换位思考、积极肯定的语气和善于倾听等,都是亲子沟通的智慧。“家庭中可以设定一些固定的亲子时间,如晚餐后的聊天时光、周末的家庭会议等,让孩子知道这些时间是专门用于沟通的。”黄菊香说道。

家长代表黄健则分享了自己家庭中多样的亲子互动方式,如小纸条、书信交流等,并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回响”,“抓住机会,采取有效的方式,多和孩子沟通,孩子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惊喜。”

家校之间如何保持良好沟通?
他们这样建议

教育离不开学校与家庭的协同配合。家校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对孩子的教育至关重要。

西区小学年级主任肖安群提到,作为一名老师,与家长沟通是一门深奥的艺术。她建议,老师与家长沟通时,要避免“唯成绩”论和“唯纪律”论,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家长的需要,这对家校沟通来说尤为重要。将心比心、想他所想,是有效沟通的前提。”

沙龙讨论。见习生 方馨娉 记者 杨健 摄

家长代表李媚分享了自己与学校保持良好沟通的经验。她认为,只有客观公正地看待孩子,发自内心地尊重和信任老师,换位思考去理解和支持老师,积极构建沟通渠道,家校之间的沟通才会更顺畅。

广东省特级教师、西区小学校长杨艳为活动总结致辞。她通过校园中的两个小故事,向现场听众讲述了沟通中的智慧与技巧。她表示,无论是亲子间还是家校间的沟通,都应该学会屏蔽过度情绪,让沟通符合情境和场合,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用换位思考凝聚共识,用包容理解促进孩子成长。


编辑 谭华健   二审 王欣琳   三审 苏小红

见习生 方馨娉 记者 杨健
责任编辑:新闻编辑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新浪微博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