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打造“理响兴中”思政大讲堂,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到全市80多万名师生身边

2025-03-27 中山市委宣传部

中山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聚焦青少年学生这一关键群体,创新打造“理响兴中”思政大讲堂,推动基层理论宣讲与“大思政课”深度融合,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全市340多所学校、80多万名师生身边,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中山篇章凝聚磅礴青春力量。

突出创新性
推动理论宣讲与思政课堂有机结合

一是拓展宣讲形式。中山将“理响兴中”宣讲品牌与“大思政课”相结合,发挥基层宣讲优势和本地校园特色,面向全市大中小学校组织开展“五个一”系列活动近千场,一场“国旗下讲话”专题宣讲、一堂主题思政课宣讲、一系列文明实践活动、一批文艺作品征集、一轮主题宣讲大赛,不断丰富思政课的内涵和形式,让理论宣讲“有意义”更“有意思”。

二是拓宽宣讲领域。探索理论宣讲与艺术创作的有机结合,首次举办“画说新时代美丽中山”长图征集活动,引导青少年集体创作国画、油画、水彩、素描、剪纸、版画等95幅作品,吸引上千名师生参与,同步推出线下线上长图作品展,线上展厅浏览量近7万,述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山取得的建设成就。

三是拓建实践平台。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宣讲志愿服务队连续六年结合“三下乡”实践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基层之高校宣讲轻骑兵行动”,以“助力‘百千万工程’ 建设绿美中山”为主题,采用“播、讲、演、唱、说”等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进村入户宣讲;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红马”宣讲工作室以“青春对话新时代”为主题,按照青春对话劳模工匠、中山好人、朋辈榜样、实干先锋四大模块,将思政课堂融入中山高质量发展一线,着力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突出互动化
推动培根铸魂与启智润心有机结合

一是增强仪式感。在新学期开学之际举办“理响兴中”思政大讲堂暨“百名书记讲思政第一课”启动仪式,由学校国旗护卫队举行升旗仪式,邀请优秀宣讲员代表为现场2300名师生讲述“海空卫士”王伟、深中通道建设、守护平安中山的故事,受到《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省重点媒体报道。联动全市各中小学组织“开学第一课”,通过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等充满仪式感的宣讲活动,增进学生们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

二是增强参与感。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宣讲舞台,举行中小学生“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宣讲大赛,学生们结合亲身经历和典型事例,热情讴歌新中国成立75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展现新时代中山青少年的昂扬风貌。

三是增强体验感。开展文明实践巡回宣讲,在劳动节、青年节等时间节点,组织学生到“百千万工程”示范点、红色革命遗址、高新技术企业等就近就便开展国情教育、成就教育、形势政策教育,邀请相关领域、行业代表进行宣讲,让学生们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教育。

突出全覆盖
推动示范引领与常态长效有机结合

一是组建队伍分众宣讲。整合宣讲资源,成立中山市“理响兴中”思政大讲堂宣讲团,由市级百姓宣讲团、市全民国防教育宣讲团、市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讲师团、市青年讲师团、市“戎耀香山”老兵宣讲工作室、思政好老师等代表组成,并积极发动各镇街各学校利用本地、本校宣讲力量开展宣讲活动,由身边人讲述身边事、以身边事感染身边人。

二是点单服务送课上门。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东的生动实践我来讲”文化建设中山专场,作为全市思政课宣讲示范活动,以“宣讲+朗诵+文艺”的形式为现场2500名观众奉上思想文化大餐。每周持续开展“国旗下讲话”和思政课巡回宣讲,市级层面全年分时段、分批次向基层选送示范宣讲近50场并实现镇街全覆盖,带动引领各学校结合班会课、年级集会、学校集会等形式开展宣讲,进一步扩大活动覆盖面。

三是思政教育联合共建。深入开展广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项目,组织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与市教育体育局校地共建、4个省市级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共建,实现大中小学共学共研和资源互通共享,积极构建“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大思政”格局,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广大校园春风化雨、浸润人心。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朱晖  三审 陈慧
责任编辑:新闻编辑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新浪微博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