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里一站式了解沉香的“前世今生”! 深中通道助力中山沉香文化走向粤港澳大湾区

2024-07-03 中山+

今后,深圳市民来中山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常态,是不需要特别规划、说来就来的自然选择。71日,坐落于五桂山街道的中山市元一沉香文化馆馆长陈巧静表示,随着深中通道的开通,中山与深圳的联系将更加紧密,这不仅为两地的经济合作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中山的沉香文化打开了一扇展示给更多人的窗口。预计将有更多的深圳市民及大湾区居民,能够便捷地前来中山,亲身体验并了解这一独特且优秀的地域文化。

图为陈巧静,记者张倩摄。

一站式体验沉香的前世今生

中山市沉香资源丰富,有中国沉香之乡的美誉,其沉香的主要产地就在五桂山。

走进中山市A级共享文化馆——元一沉香文化馆,占地1000平方米的馆内集沉香科普、沉香标本、沉香药用价值、五桂山土沉香文化传播及展示于一体,设立微型土沉香园、沉香文化展示厅、五桂山土沉香生产与制作技艺培训室、沉香工业展示厅等,通过五桂山土沉香非遗技艺的种植、结香、制香、用香等体验项目,让大众一站式近距离了解中山沉香的文化魅力。

图为元一沉香文化馆。受访者供图。

馆长陈巧静自幼跟随父亲学习使用中山道地中草药植物进行医用治疗,后来专注于五桂山土沉香的研究与保护。在她的带领下,元一沉香文化馆不仅成为了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还通过举办各种公益文化活动,积极推广沉香文化。特别是她元一香席,以宋代隔火熏香仪轨为原型,为游客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

今年,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公布了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陈巧静作为五桂山土沉香生产与制作技艺传承人入选其中。

据介绍,中山古称香山,香山因盛产沉香而名。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香山地区从东莞县独立出来,名香山县,但香山所产沉香一直沿袭莞香之名。直至近些年,中山民间开始考虑为香山所产沉香正名。20141112日,香山香寻根正名行动正式启动,由此香山地区的沉香也正式被命名为香山香2018828日,香山香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并颁发商标注册证书,成为香山地区的区域公共品牌。

时至今日,中山新种植了几百万棵沉香树,还新增中山五桂山沉香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山沉香产业发展和推广传承沉香文化活动方兴未艾,与中山市特色形象、特色产业紧密结合,为推动中山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有别于其他产地,五桂山地区种植的沉香有一股独特的花香味,有点类似春花和栀子花混合的香气,药用价值高,地域性格特征明显。提起不同产地沉香的特点,陈巧静如数家珍,侃侃而谈。

 

研发沉香新品,积极推广中山沉香 

 “我和丈夫从2001年开始在五桂山承包了农场种植沉香树,到现在已经种了100多万棵。陈巧静介绍,五桂山独有的气温、光照、气候土壤生态环境等条件,促使当地种植的沉香植株结香效率和结香质量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也是她发展沉香产业的重要一步。

图为陈巧静在种植沉香树,受访者提供。

“沉香是需要时间磨炼酝酿的,30年方出好香是祖辈传递的经验信息文化是需要沉淀的我们希望润物细无声地通过文化传播让更多人了解珍惜和使用沉香,全力配合推动中山的沉香产业高质量发展。陈巧静表示,深中通道的开通是中山沉香文化走向更广阔舞台的重要契机。她希望通过这一交通要道,吸引更多对优秀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游客,到中山来感受沉香文化的魅力。

上图为陈巧静接待研学团队,下图为馆内一产品,受访者供图。

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车,极大地缩短了中山与深圳等大湾区城市的时空距离。这不仅方便了深圳市民前来中山参观,也为中山的沉香文化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的游客慕名而来,亲身体验沉香文化的独特魅力。

除了已有的线香、盘香等多款熏香制品,还有沉香精油、茶、沉香饰件沉香摆件等上百种沉香产品外,我们将继续研发香纯露、洗面奶、香皂等新产品,进一步丰富沉香产品线,产品通过国家相关标准认证后将面向市场全面推广,让五桂山非遗沉香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中。陈巧静表示,她还计划借助中山(香山)的文化底蕴和五桂山的自然生态资源,进一步培养沉香技艺人才,并通过元一沉香文化馆的平台,向更多游客展示和推广五桂山土沉香的生产与制作技艺。她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让中的沉香文化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同。

陈巧静相信,随着深中通道的开通,中山与深圳及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交流将更加频繁,沉香文化作为中山的一张特色名片,必将在大湾区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


编辑 张倩  二审 朱晖   三审 林志强

 

记者 张倩 通讯员 陈燕珊
责任编辑:新闻编辑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新浪微博
QQ空间